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张,技术装备也越来越多,为了有效的管理和指挥这么庞大的先进的部队,参谋部也越来越庞大,同样的,对参谋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不仅仅要求参谋的各项基础能力,比如统计,情报分析等,还要求对先进技术技术有深刻的解。
      为此,团参谋部招募了一大批新人,降低了对新参谋军队服役经验的要求,但提升了文化知识要求。
      眼前这个年轻参谋,便是最近扩招过来的,赵刚见此人文化底子厚实,学习能力强,便将其带在身边,亲自培训,至于建设大队,有了大师傅,几乎可以做到放手式管理。
      “你知道什么是督战官吧?”
      赵刚问道。
      “知道。”
      新参谋点点头:
      “这个蔡继刚,是第九战区指挥部派往长衡地区负责监督各部队作战情况的,虽然没有实权,但可以直接和第九战区长官部联络。”
      这就是他不解的地方。
      部队和长衡地区果脯部队合作,提供空中支援,对方高层是肯定会极力阻止,哪怕这能保住长衡地区,哪怕最终占便宜的是鬼子。
      一旦这位督战官知道部队的打算,肯定会上报所谓的第九战区长官部大,虽然对方无力阻止独立团的空中支援,但空地联络员肯定无法排遣了。
      “我看过这位蔡继刚的情报。”
      赵刚继续笑着说道:
      “此人和一般的果脯军官不同,有国家和民族概念,轻重缓急的很清楚。”
      “我们可以争取一下。”
      赵政委语气充满了自信。
      独立团虽然没有发展情报力量,但总部那边可不同,为了搜罗人才,配合赵家裕根据地大发展,几乎是全力发展情报力量,顺带的,果脯的情报被搜罗了好几箩筐。
      有了情报,办事就很方便了。
      “而且一旦我们打通了此人,那么支援衡阳作战就非常轻松了。”
      赵刚补充说道。
      “争取一下···”
      会议室内,众参谋陷入思考。
      他们都是新人,考虑了身份,职位,但还真没考虑从一个人性格出发。
      “再说了。”
      赵政委继续笑着说道:
      “他们高层不想要咱们的空中支援,基层士兵还不想要?”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众参谋陷入沉思。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战士走了进来:
      “政委,我们抓到一个德国人,他说要见您。”
      “此人是主动暴露的”
      战士补充说道,同时递给赵刚一个十字勋章。
      “德国人?”
      赵刚看了看窗外漆黑的夜色,再看看眼前的十字勋章,眼睛微微眯起。
      德国人,带着十字勋章,也就是说此人和德国军方有很深的联系,再加上这位还自己主动暴露和独立团接触,也就是说····
      沉思了许久,赵刚才说道:
      “去叫团长还有丁伟过来,让他们无论有什么事情都立刻赶过来。”
      “是。”
      战士迅速离开。
      ·····
      第二天,凌晨两点。
      松县机场。
      “准备。”
      握紧手里的武士刀,鬼子大队长深吸一口气,目光死死的看着远处三公里外的八路机场,瞳孔中绽放着嗜血的光芒。
      他身后,顿时传来一阵淅淅索索的声音。
      一千个从长衡地区鬼子大队选拔而来的精锐鬼子从隐蔽处窜出来。
      这些鬼子武器非常精良,很多鬼子都装备是和独立团同款的冲锋枪,布伦式机枪,通用机枪,甚至还有无后坐力炮,
      优良的做工,一看就是系统出品。
      当然,无后坐力炮数量很少,最主要的还是掷弹筒。
      这很正常。
      如此广袤庞大的战场,鬼子虽然装备差点,但局部还是偶有胜利,缴获一些装备不难,就如同当年的八路军。
      “上。”
      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的大队,以及负责尖兵的山本特工队队员,鬼子大队长感觉自信从胸膛浮现。
      眼下八路的主力已经被敌六十九师团吸引,机场防御空虚。
      当然,八路也知道这个情况,肯定对机场加强了警戒,但兵力不足的情况下,防御警戒漏洞出现是必然。
      其他指挥官或许不行,他作为被山本将军亲自训练过的特种作战的指挥官,很清楚该如何渗透眼下这座防御紧密的机场。
      随着他的命令,一千多个鬼子以中队为单位,开始向机场渗透。
      在队伍前面,是十几个山本特工队队员。
      另一边,机场周边的几处制高点中,松县机场警戒哨内。
      “好先进的红外设备。”
      一位约莫三十多岁,身材瘦弱,带着眼镜的技术人员看着眼前的红外机器,语气满是惊叹。
      “王博士,比国外怎么样?”
      他身边,一个战士问道。
      眼下这位技术人员是最近回国的,曾经留学德国,美国,学位至博士,因为战争一直停留下美国,前不久在部队和美国的声音中回国。
      战士们听这位说,国外也有类似的技术,
      “我博士其实还没毕业。”
      王博士挥了挥手,正了正眼睛,才说道:
      “比国外,先进了至少三到五年,尤其是材料技术,恐怕先进了有十年了。”
      王博士语气满是惊骇。
      他五岁时期跟随经商的父母前往欧洲,自幼在国外生活。
      在父母的鼓励,以及心中有国家富强出一份力的信念支持下,他刻苦求学,一路考上博士,成功接触到了国外最先进的技术前沿。
      而且研究的项目,正式红外线成像技术。
      他很清楚,眼前的红外设备,技术思路上比国外先进不了多少,也就两三年到五年时间,但材料,比德国甚至美国最少要先进十年时间。
      而且是,最少!
      这导致眼前这个红外观测设备,观察距离远。尤其是故障率,比国外的低数十倍甚至超百倍,
      “哈哈···”
      听到王博士的赞叹,一众战士满意了,开心了。
      而王博士却是陷入沉思。
      他不明白,部队到底是从哪里搞来这些武器装备的?
      还有那些奇怪的技术人员,是从哪里来的。
      他之所以一直呆在美国,是因为身体虚弱,无法承受舟车劳顿,归国报效国家,抗击侵略者,但前不久,来自晋西北的药品稳定了他的病情,让他得以归国。
      据说,他能被美国军方送回国,也是部队和美国进行军事技术交易。
      而在根据地。
      平安县医院治好了他的身体,现在都能熬夜了。
      晋西北大学见识到了一大堆高端技术人才,比之他在国外遇到的顶尖教授,知识开阔性差一些,但实践操作能力,现有知识和理论,比那些教授强的不是一点半点。
      堪称高级教授和工程师合体。
      而且素质高的离谱。
      也见到了疯狂建设的建设大队,一栋栋混凝土建筑,一条条公路,铁路,桥梁被风浪建设出来。
      看到了装备一架架飞机和坦克的部队,看到了一辆辆驰骋在根据地的十轮卡车。还看到了百万吨级先进钢铁厂,世界顶尖的医院,还有正在组建的超大型轮胎厂。
      而眼下,又出现了超越欧美的顶尖科技。
      他百思不得其解。
      这些技术,这些顶尖技术人才,这些工厂机器设备,到底是哪里来的,总得有个生产地吧。他左思右想,也想不通,地球上没有地方了啊。
      不过这个疑惑没有持续多久。
      管他这些东西,那些技术人才是哪儿来的,反正这些能让这个国家变得强大,那就足够了。
      他此行的目的,只是配合技术人员,将红外设备和瞄准设备联动,并教导这些士兵使用这个新式红外观察设备的保养维修。
      同时,观察设备在南方湿润地区的使用情况,然后过几天乘坐飞机回到平安县。
      就在此时。
      “发现鬼子。”
      一个执勤的战士突然叫道:
      “左侧,距离一点七公里,大约一百二十个鬼子。”
      机场警戒战士都是精锐老兵,凭借清晰的红外视野,他很快摸清楚了鬼子的人数和距离。
      咚咚咚···
      毫不犹豫,他扣动了手里20毫米机炮的扳机,几乎是同一时刻,机场周边五处制高点同时开火,密集的12.7、20、40弹雨笼罩山林间潜行的鬼子。
      三十秒之后。
      机场后方阵地上,数十发120口径的迫击炮照明弹升上天空,照亮了整个夜空。
      远处小山坡上。
      一直观察松县机场的佐佐木芥川看着眼前这一幕,看到那些没有照明弹,直接命中潜行在山路间的皇军的防空火力群,眉宇间有惊讶。
      但渐渐的,他脸上居然浮现出欣喜的神情。

23[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