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三章 新的支援,新的小装备[1/2页]

从亮剑开始崛起 我的头像是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团部内,李云龙擦了擦额头,有些紧张的看向赵刚:
      “电报里面说了啥?”
      收到旅部的电报,这是李大团长属实没有预料到的,主要是刚刚装备电台,他实在是没向这方面去想,这么多年的思维习惯一下子没改过来。
      然后,因为紧张,以及气愤搭档的嘲笑,他把电报给赵刚,读给他听。
      “呵呵···”
      赵刚忍不住再次笑了笑,才开始看手里的电报。
      “好事情啊。”
      一看电报,赵刚眼睛就亮了起来。
      “好事情?”
      李云龙警惕的看向赵刚,一时间有些后悔。
      这老赵,已经不是那个斯斯文文的小秀才了,这几年越来越不老实了,内心阴险狡诈,坏心思一套一套的,防不胜防。
      “嗯,都是好事情。”
      赵刚抬头的看了一眼李云龙。
      “都?”
      李云龙更加警惕了。
      赵刚故意顿了顿,才开始说道:“总部答应给你的技术人员已经到位了,第一批总共十七个,现在在旅部,让我们自己派人去接应。”
      “到了?哈哈哈··”
      到这里,李云龙终于露出了笑容。
      “另外,总部对我们再次炮击机场的行动予以表彰,嘉奖令过一段时间就会下来了。”
      赵刚继续说道。
      “不愧为总部,这么快就知道了。”
      李大团长对于嘉奖令没啥兴趣,主要是,这东西他得到的太多了点。
      但也是好事。
      突然之间,李云龙想到了一件事情,
      好像····似乎,很久没有背处分了?最近这几年,挨的都是口头批评?以前他军功嘉奖令不多,但表扬也不少,只不过每一次表扬都伴随着一次批评或者处分。
      “然后,一个多月之后,边区那边会有一批青年干部会到咱们这边来,大约七十多个,其中很多都是南洋那边的华侨人士。”
      “而且,今后还会有,让我们做好准备。”
      说道这一句,赵刚语气有些惊讶,甚至可以说是惊骇。
      “七十多个····青年干部?”
      李云龙忍不住喉咙动了动。
      什么是青年干部?
      年轻,而且信仰过硬,素质过硬,在组织里最少半年时间以上,值得信任,可能作战水平差一点,但这批人最低都是有高中学历的,甚至不少是大学生,尤其是南洋出来的,那妥妥的大学水平。
      赵刚和李云龙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神里看到了惊骇。
      这波支援水平,够大···
      “看来,咱们这个稳固后方基地计划····”
      李云龙笑的嘴巴都歪了。
      有了这批人才,只要他能抵抗住鬼子的军事压力,那么稳固根据地计划绝对是板上钉钉了,这批人,不管是放去正在组建的机步营搞技术,还是去在准备组建的稳固根据地管理,都是一把好手。
      “最后····”
      赵刚继续说着,到这里,他露出了笑容,有些阴险的味道:
      “旅长留下了一句话。”
      “他说:李云龙,恭喜你又发财了!”
      原本笑的嘴巴都歪了的李云龙,顿时一个浑身激灵。
      他明白了旅长的意思:
      山炮是好东西,有机会多弄点,越多越好。估计,还有让他多搞定电台的意思,上级对电台一直是急缺的,更不用说陈老弟提供的高质量电台。
      而赵刚则是心里思索上级的意思······
      按照电报的说法,会持续为独立团提供青年干部。
      虽然没有明说,但几乎是默认独立团这边是一个军分区啊!
      这些青年干部,一来帮助独立团打造稳固根据地,二来是一种历练,为今后发展根据地积累经验和培养人才。
      ······
      新一团。
      团部驻扎在左家堡。
      “团长。”
      一营长成和走进团部,对着丁伟汇报道:
      “一个营的新兵招募计划已经完成了。”
      “这么快?”
      丁伟有些惊讶。
      他扩军一个营的命令他下达了一天而已啊!
      “刚刚运输过来的那一批粮食帮了大忙。”
      成和脸上洋溢着笑容:
      “我们照着独立团的方法,给参军的老百姓家里发放粮食,当做战士的军饷,这解决了老百姓的后顾之忧,昨天就有两百多个民兵战士要求参加正规部队,还有一百多个老百姓要求参军。”
      “今天还有很多老百姓申请参军,到刚刚为止,已经招募到五百个合格的士兵。”
      “好··”
      丁伟忍不住叫好。
      他所在的左家堡是稳固根据地,这里的老百姓抗日热情很高。
      但再高的热情也抵不住现实。
      一个壮劳力参军,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承受的,现在有了粮食补贴,解决了老百姓家里的后顾之忧,顿时参军打鬼子的热情彻底爆发出来,短短一天时间扩军五百。
      随后丁伟叮嘱道:
      “粮食一定要足量按时发放,这件事情你亲自负责,一定要执行到位,不用担心粮食不足,我在李云龙那边搞来了一百吨粮食,而且今后还会有。”
      “是。”
      成和认真说道。
      原本成和打算离开,去盯着粮食发放的事情,但最后他还

第二十三章 新的支援,新的小装备[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