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平。
      再加上当地民族复杂,虽然已经没有陈家寨这样的超级大宗族。
      但人丁十几人、数十人的小宗族仍然比比皆是。
      巴蜀这个地区的民风,本来看起来淳朴,但刁起来,也真刁。
      但自打分完田、房之后,打破了原有的族群分布格局。
      一旦涉及利益,各族之间,冲突摩擦不断。
      往往两人冲突,双方抱团者能达几十上百人,多有发展至斗殴行凶者。
      以前县衙权力薄弱,几乎管不了这些事,县民通常自己解决。
      但现在今非昔比,县衙既要树立权威、推行王法,就不可能对这些事不管不问。
      但这种案子都极难判断,判了这个那个必定不服,往往败诉的一方纠集宗族数十人,都堵住县衙门口来闹。
      李晓明又是个心慈手软的货色,不愿对百姓加以刑罚,只能苦口婆心,劳神费力地,以说服训导为主。
      这还不算什么……
      因之前初来时,为了对抗陈家寨,吸引流民定居,壮大县里人口,县衙决定免赋税两年。
      之前因为陈家寨从中作梗,再加上县衙实力薄弱,效果并不明显,人口并未增长多少。
      可如今打了胜仗,分了田地房屋,名声在外。
      不知道突然从哪里冒出来那么多流民,开始大量涌入。
      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县里人口从原来的两千多人,到现在已经翻了一倍。
      仅老县城一地,就有两千人口,新县也已经超过一千人口。
      而且人口还在增加,涌入县里的流民,或是为了不交赋税、或是听说此地县衙刑罚宽仁。
      其中多有从汉葭县甚至汉平县偷跑过来的百姓。
      为此,汉复县已与临县汉葭县交恶。
      汉葭县县令曹吉龙在两县的关键通道上,建了很多木栅栏、石墙。
      还令骑兵巡逻边界,防止百姓越境逃离。
      两县的骑兵起了数次冲突,孙文宇手下的游徼还把汉葭县的县尉打伤了。
      李晓明亲自去信道歉,还赔了十几贯钱,对方仍然不依不饶。
      听说郡里已经对此事颇有微词,很有可能会插手干涉。
      朱水成的功劳簿,早已经送到郡里半个多月了,没有任何嘉奖回复。
      李晓明提心吊胆,他只想安心过日子,不想惹事生非。
      与众人商议,想要停止接收流民,但几名下属没有一个同意的。
      蒲荣道:“太爷,现在各县都以人口为第一要事。
      等两年免赋税期满,人口可是咱们最大的红利呀!
      而且人口多了,一旦有事,兵员也再不发愁了。”
      刘新也道:“大人,您想想,咱们说是免赋税,可咱给郡里签的有借据。
      不但没有欠郡里的一分钱,反而交的是双倍。
      郡里占了大便宜,他李太守没有任何理由干涉。”
      孙文宇怒道:“大人不必担心那个曹吉龙,下次遇到,腿给他打断,看他还敢不敢张狂。”
      李晓明见众人说的有理有据,实在没有理由反驳,只好任其发展。
      老县城收复之后,田多地广,别说容纳五千人口了,就再多个两、三倍也没关系。
      这里面是有原因的。
      因为汉复县往东没有边界……
      有数百里都是无人荒地,其中包含了一整个,废弃了的丹兴县。
      理论上,只要你有本事,你哪怕把县界拓展到与东晋接壤都可以。
      但是真的可以这样吗?

第85章 千头万绪[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