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都说荀彧忠汉不忠曹。
      但赵云并不这样认为。
      他与曹更多的是“相相杀”的关系。
      曹上朝带剑,进殿不脱鞋。
      这些对天子为不敬的行为。
      荀彧都容忍了。
      倘若荀彧不忠于曹的话,他就不会劝曹杀掉刘备了。
      刘备是汉室宗亲,一直打着的都是匡扶汉室的旗号。
      按理说忠于汉室的荀彧更应该保全他才对。
      但荀彧没有这样做,他仍然为了曹的利益着想。
      力排众议,极力主张杀掉刘备。
      所以赵云相信,他以诚心待荀彧。
      荀彧绝不会负他。
      次日,清晨。
      文武百官们纷纷赶至未央宫正殿,上朝。
      赵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传国玉玺归还给了天子。
      刘协见了,惊失色。
      “没想到这遗失多年的传国玉玺,竟能重回汉室。”
      “真天佑我汉也。”
      刘协虽是小孩,但他知道玉玺于汉室的重要性。
      这是象征着汉室的气运所在。
      “赵卿,你立了功,想要什么赏赐?”
      刘协欣喜地问道。
      赵云忙将孙策带上殿来,向刘协举荐道:
      “启禀陛下,找回玉玺,臣不敢居功。”
      “实乃长沙孙氏之力也。”
      “陛下欲嘉奖,当赏孙氏。”
      说完,朝孙策使了个眼色。
      孙策立马拜道:
      “长沙孙伯符,拜见陛下。”
      刘协见着孙策身姿雄毅,威风凛凛。
      顿时忍不住好感顿生。
      他掌一叹,道:
      “乌程侯的事,朕已经听说了。”
      “他为朕找回玉玺,功不可没。”
      “传朕旨意,追谥乌程侯为长沙桓王。”
      孙策听了,心中又喜又悲。
      向刘协扣头道:
      “臣谢过陛下隆恩。”
      虽然只是一个名号,但至少让他父亲没有白死。
      也体现了国家对孙家的重视。
      他又向赵云望了一眼,表示感激。
      赵云微微颔首,又谓刘协道:
      “启禀陛下,如今桓王已死。”
      “按我汉律例,理应由孙伯符继承其父爵位。”
      “然而扬州、南阳众诸侯却不听调令,擅自霸占我汉疆土。”
      “臣以为可委派伯符南下,令其领兵讨贼。”
      刘协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众朝臣之中他最信任的就是赵云。
      是以不假思索地回道:
      “孙策听封,朕封你为讨逆将军,庐江太守。”
      “即日起领兵南下,为国讨贼!”
      孙策听罢喜,再拜道:
      “臣谢主隆恩。”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古时皆讲究出师有名。
      如今自己是奉诏讨贼,沿路下去。
      百姓岂敢不箪食壶浆以迎自己?
      孙策受封后,赵云又将郑成功、荀彧举荐了出来。
      刘协依旧不吝啬爵位。
      都按照了赵云的意思。
      封郑成功为破虏将军,会稽太守。
      封荀彧为尚书令,执掌尚书台,兼管军国事。
      至此赵云势力的三人皆受到了封赏。
      赵云忽又想起还在常山的岳飞,忙向刘协为他请关。
      刘协依旧毫不犹豫地,封岳飞为常山太守。
      星夜派人授太守印玺送往常山岳飞。
    &nb

第219章 受封,别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