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炼制都离不了平心静气、持之以恒云云”
莲生想了想,觉得雪仙子说的其实很在理,气功修炼没有个十几二十年难成大器,可不得要平心静气、坚持不懈么,外丹炼制更是如此,她在书中读过,有道长为了炼一颗丹药耗费了整整八天,他们不过是饿着肚子坐了几个时辰罢了。
“还是师妹聪敏,想到了关键之处。”钟绍英突然赞道。
莲生有些不好意思地摸摸耳朵,“其时……也没什么,运气好罢了。”
“你究竟是怎么想到的,一开始我还以为你是闹着玩呢!”莫云凤有些激动地问道,用了莲生的法子,他成了第二个走出丹鼎房的人。
“你怎么还没想通呢!方才钟师兄不都解释过了么!”燕星华无不嫌弃地说。
莫云凤翻了个大白眼,“钟师兄的话我当然听得懂!我只是奇怪,莲生怎么能想得到!”
“自然是天生聪慧、心思灵巧了!”燕星华笑道。
莲生被夸得不好意思了,忙摆手道:“并非如此!只是……只是在岐山干活时,遇到过类似的情况,那冰化成水再变成气,将炉内的温度都带走了,所以药石都化不开,没有外面的凝冰,鲸脂融化后就像做菜的油,使温度持续升高,防止热量散失,里面的药石便能熔化了。”
黎夏皱着眉头仔细听着,不住地连连点头,“原来是这样……可惜我从未进过柴房……”另三人也是感叹不已,说来都没有下厨的经历,自然想不到这一层。
钟绍英沉思道:“看来以后还是不能闭门造车,书里虽有颜如玉,虽有黄金屋……却也并非无所不包,还有很多书里没有的知识需要我等慢慢经历、慢慢学习、慢慢感悟。”
“钟师兄……”黎夏满脸崇拜地说,“你这一番话好像先生啊!”
“哈哈哈!”莫云凤笑了起来,“他说话向来老气横秋!”
“钟师兄,你不当先生委实可惜了!”燕星华挤眉弄眼地揶揄道。
莲生扯开嘴角,又想起那夜在三清居谈天说地,黎夏还怂恿钟绍英上弋阳办私塾,如今看来,果真合适极了!
五人笑谈,全然无视周遭人投来的目光。正在此时,有人喊了一句,“师父怎么还不来!”大家听了都安静下来,疑惑地看着大门外,赵师叔向来严谨,从未迟到过,眼下早已过了上课的时辰,赵师叔却依旧不见人影。有好些弟子将目光转向钟绍英他们,五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拿不定主意。
“是否要去思齐阁看看?”莲生轻声道。
“我想许是被什么急事绊住了,我们再等等吧。”钟绍英提议道。
大家遂回到各自的座位上坐好,等赵师叔前来,又过了一炷香的功夫,终于有人出现在寐语阁的大门前,来人不是赵师叔,却是许久未见的大师姐朱伶。
“诸位师弟、师妹!”朱伶走到众人面前微微颔首,只见她一身道服,玉冠束发,腰间还挂着佩剑,长身玉立,秀雅绝俗。
“大师姐!”众人起身行礼,朱伶在众弟子的心目中可谓是女神一般的存在,对她的尊重不亚于师父和先生们。
“师父有急事要处理,今日之课由乐正师父代为主持。”朱伶顿了顿接着说,“请诸位移步秋水亭吧。”说完便率先走了出去。
众人一听要去秋水亭,纷纷乐开了花,更何况是乐正小师叔代课,可叫女弟子们激动坏了。阮琴一蹦三跳地往外走,拉着莲生开怀道:“今日运气真好!”
莲生点点头,秋水亭建在后山鸳鸯湖中央的一座小岛上,需乘小舟方能到达,因湖水被秋水亭一分为二,一边为深蓝色,另一边却呈浅绿色而得名。那里与宏伟庄严、气氛严整的靖元殿不同。青山碧水、鸟语花香,亭外桃李争妍,水中锦鲤成群,云中仙鹤展翅,实在美不胜收,此处通常作为弟子操琴吹笛、丹青笔墨之场所。
“可不是么!秋水亭可是我最喜欢的地方。”傅云儿也抢话道。
“我们快一点儿吧!别叫乐正师父等急了!”阮琴两眼放光,恨不得飞过去才好。
莲生有一段时日没见到朱伶,眼下正想找个机会和她说说话,因此任由阮琴拉着她匆匆往前赶。
“大师姐!”莲生她们好不容易是穿过人群走到了朱伶的身边。
“莲生师妹!”朱伶温柔地笑着,“近日可还好?”
莲生点点头,“一切都好,多谢大师姐挂心!”
朱伶面露歉疚之色,“道长命我照顾你,我却常常不在门中,真是愧对道长的信任,该和莲生师妹说声抱歉才是。”
“大师姐可不要这么说,师姐你身负重任,是莲生添麻烦了。”
“大师姐,你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啊?”阮琴忍不住插嘴道。
“刚刚回来,不过半天,去思齐阁向我师父复命后就被差来带你们前往秋水亭。”
“师姐辛苦了!”
朱伶笑着摇了摇头。
“师姐……现在外面如何了?”莲生犹豫了半天还是问出了口,他们整日避世隐居,根本不知道战事发展到了什么地步,也不知师父老人家和景大哥过得怎么样,时常为此忧虑。
第二十七章又见大师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