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二六章 杀什么杀,本相那么好杀?[1/2页]

丞相当嫁 镜中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夫树国固,必相疑之势。下数被其殃,上数爽其忧。甚蜚所以安上而全下也。亲弟谋为东帝,亲史辽宁才西乡而击,今吴又见告矣。天子春秋鼎盛。行义未过,德泽有加焉。犹尚如是,况莫大诸候,权力且十此者乎?”
      勒陵端正案前,阖眸高诵。
      宣隐澜失笑:不止慧根不弱,还有可能是个天才呢,《治安策》默诵得竟比《长恨歌》还要流畅。
      第二局:贾谊VS白居易,前者胜。
      “老师,老师的这篇奇文可说千古绝唱,我淦国自开国以来,老师是当仁不让的第一才子。”勒陵道。
      可不可以不要夸她?她只是做了一个时空的搬运工而已,会心虚的说。
      “天下之势,方病大?;胫之大几如要,一指之大几如股,平居而不可屈信,一二指搐,身虑亡聊。必为锢疾,后虽有‘神医盖世,不能为已。病非徒?也……”
      因为这个世界不知道“扁鹊”何许人也,没有任何证服力,她只得以“神医盖世”替之,牵强附会矣。由此,她更感觉自己那个状元头衔来得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读老师的这篇文章,像是饮了去年泼水圣节之时父王赐得那杯美酒,令陵儿好生愉悦,茅塞顿开。老师,您真是了不起。”
      这娃娃谈起这部鸿篇巨著,哪里还像个十岁孩子模样来着?该说他是天赋异禀,还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夫以天子之位,乘今之时,因天之助,尚惮以危为安,以乱为治。”勒陵拍案称奇,“说得好,说得好呢。”
      是啊,贾谊老爷子这篇文章对为君者来讲的确说得极好,她搬运得也很好。而如果太子殿下对她不如此的欣赏备至,她的感觉会更好。
      勒陵满目殷切:“老师,陵儿会尽通身之力,求学于老师。老师你千万莫嫌弃陵儿愚笨,要好好教导陵儿,可好?”
      “太子殿下。”对于求知欲旺盛的孩子,宣隐澜向来乐于教导,“老师既兼任太子太傅,职责便是对太子授业解惑,必定将平生所学尽授太子。只是,太子不要只拘泥于老师一家的学问,多向各位太傅求教解惑,多读名家大作,博学广记之余,还要懂得善于运用,才是学习的根本。”
      言外之意:老师的本事多来自对前人的剽窃,切勿一味照搬。
      “陵儿记下了。”勒陵恭敬道。
      假以时日,淦王大位便将后继有人。届时无论勒?能否痊愈,她也可功成身退了呢。
      *
      春光无限好,桃红柳绿任侬娇。
      大苑宫内,逢春一度的游园花会幕启。三品阶以上的朝官携眷前来,达官贵人,仕女贵妇,络绎其中,共襄盛举。
      一株枝繁叶茂的玉兰花下,勒?、宣隐澜各执一杯淡酒,小酌对饮。经过五年的精心调理,勒?已由中蛊初期的每日仅两个时辰的清醒,到如今三至四个时辰的无恙,想来要在未来恢复到正常的作息,也并非不无可能。只是身形清瘦许多,双颊凹陷,一双绿眸愈发显得咄咄生光,
      今日勒?兴致颇高,信口吟道:“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青旗,流水桥傍。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宣隐澜忖,秦观老爷子何其有幸,一首快词竟能让这位异世界匠的王者吟诵得如此流畅。
      “这首小词在时下念来,倒是颇为应景。”勒?道。
      宣隐澜放眼一望:“这首词说得是明丽轻快的野外风光。而这王室庭院内,虽是百花锦簇,却因入眼的名贵花种而偏于艳丽浓重,和那乡间小景不可同日而语。”
      他绿眸微阖,唇上的笑意透着淡嘲:“朕记得,六年前宣离开朕,似乎与这首词不无关系。”伊人再归来,人事全非。他和她之间,从君臣成为生死相托的知己至交。
      宣隐澜明眸含笑,樱唇浅哂,清越声道:“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王上,您是希望隐澜做那样的人么?”
      他长笑,绿瞳熠熠:“宣卿,你可是越来越了解朕了。”
      不错,他的宣卿,朝堂之上笑对群儒指点江山,各国之间掀风逐浪搅弄风云,怎能做那等幽愁绵寂的怨妇?怕是,真要成了那番模样,他早已弃如敝履了呗?
      忽然一阵春风来,吹落玉兰花瓣下。石案上,玉兰花满。
      勒?细长的凤眸漫过精光,轻喝道:“武颃。”
     &

第一二六章 杀什么杀,本相那么好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