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七十七章 何为爱情(二)[2/2页]

烟消芸散 晓静如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同性之情等。
      爱情(好坏定义):好的爱情是双方以自由为最高赠礼的洒脱,以及绝不滥用这一份自由的珍惜。
      爱情:(普)双方价值观,人生观的共鸣加上原始本能的相互吸引。因此爱情大多指向男女之间,相互吸引在于价值观,人生观的认同产生心理的愉悦从而产生依赖感。
      科学意义爱情是一种“精神病”:爱情“七年之痒”被科学研究推翻纽约州立大学斯托尼布鲁克分校研究团队从比较相伴20年的“老夫老妻”和激情正浓的新情侣入手,研究爱情能否“永恒久远”。研究人员向这两组实验对象展示他或她爱人的照片,同时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扫描他们的脑部。扫描图像显示,共度20年的伴侣中,大约十分之一的人看到爱人照片后,脑部迅速分泌大量化学物质多巴胺。作为神经传导物质,多巴胺传递喜悦兴奋感,堪称“快乐激素”。上述多巴胺爆发的化学反应在新情侣脑部出现得较为普遍。
      传统观点认为,人类爱情和性渴望在感情关系确立初期达到极致,而后日益淡漠。情侣间如胶似漆、意乱情迷的浪漫状态在双方相处15个月内开始淡化,10年后已经消逝。
      现代科学解析爱情:通过激素作用的生物程序。
      爱的阶段下面来讲一下爱情的五个阶段:第一阶段:爱之初恋,这个阶段是对伴侣的选择。这是一种动物本能,在产生择偶观念后,人开始通过找配偶来繁衍后代或相伴永久,选择伴侣的对象包括朋友,同事或者陌生人,其实这时的选择是一种潜在意识,你会把你选择的伴侣与你想象中的配偶来进行对比,更多的从外貌和气质上的选,如果哪一个符合或接近你的标准,你就会去关注他,这时候就是爱之初恋。第二阶段:爱之迷恋,当你在气质和外貌上选择一些伴侣后,会开始关注他们,希望得到对方的好感,同时试探对方是否也同样对自己有好感,这是一种原始的冲动。如果对方没有关注到你,你会试着展示自己,让对方发现自己,如果对方对你也同样关注,这时就会出现爱之迷恋,在这个阶段有一种互相展示的原始动力。当双方都有好感时就会进入第三阶段。第三阶段:爱之热恋,热恋阶段中恋爱双方看到的都是彼此的优点,对所有与恋爱有关的事物都有种美好的向往。这一阶段,爱情的化合反应达到白热化,恋爱双方对爱情的表达更多通过肢体语言,如拥抱、拉手、接吻等等。这一阶段两个人希望时时刻刻都在一起。第四阶段:爱之依恋,双方的日常生活习惯了对方的陪护和存在,离开一阵子都会觉得不顺心或是有一种心不安的感觉。这一阶段相对热恋少了些狂热化表现,更多的则是心灵上的依赖。第五阶段:爱之独恋,双方看透爱恋看破现实时,会相互释然放逐对方的理想,选择让磨难造就出属于对方的本色,纵然双方会心疼对方所经历的磨难,以双方间心灵上的依赖来慰籍足以,为对方而活,亦活出自我。
      到此,晓静宣布《烟消芸散》正式完结。晓静在这里要郑重的感谢一直以来支持晓静和阅读《烟消芸散》的读者朋友们,还有晓静的男友,是你们的支持让晓静下定决心走到现在(要知道30万字对晓静来说真的多到吐血……)。
      (全书完)

第一百七十七章 何为爱情(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