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殿内,高闾满面忧虑道:“陛下,臣等依照您的意思在代城周遭大量建盖房屋,并且将塞外的民众迁入中原,可是大部分民众并不愿离开自己一直以来居住的故土,所以与前去执行的官员屡屡形成冲突,现在已经有不少的年轻人集结逃亡变成了流寇和强盗来故意官府作对!陛下,长此以往,民心涣散,恐怕会出大乱子啊!”
高台上,拓跋弘一听,顿时脸色一沉,道:“朕为他们免费修建房屋让他们接触可以接触中原博大精深的文化,享受更好的生活,他们反而不肯?我看是那些执行的官员不得力吧?”
高闾道:“并非,陛下,如今塞外这些民众早就习惯了骑马牧羊的生活,如今强制他们迁入中原,对他们来说故土难离,很难没有情绪的浮动。但是如果任由他们一味的作乱破坏的话,必将引起更多更大的风波出来!”
拓跋弘思索了片刻,道:“朕本来是要为民除害,可惜让那些官员坏了事儿,以至于乱事频起。如今违犯的人多了,不可能把他们都抓起来杀了。我的意思是通过大赦安抚,你们觉得怎么样呢?”
“不可!陛下,民众逃亡做强盗,这是大罪,如今不给他们定罪就把他们赦免,乃是为上者反求于下(即本末倒置,不是执行政策的人的行为),恐怕不妥。依臣所见,不如诛杀首恶,赦免余党,此举足可安定天下。”
拓跋弘看向说话者,感觉面生,问:“你是?”
“臣乃元城人侯屈。”
拓跋弘点了点头,又问:“还有其他臣民有什么意见吗?”
话刚落音,另一个大臣上前道:“陛下,臣有异议,圣明的君主统领民众,目的便在于安定团结,而不是跟民众去较量胜负。赦免罪行虽不是正招,但却便于执行。侯屈的意思是先诛后赦,还不如一招赦免全部搞定为好!如果有人赦免了之后还不老实,到时再杀也不为晚。”
拓跋弘看了看王睿虽然年轻却颇为老练沉着的脸,忽然意识到母亲挑选的这些臣工真的很好。他顿了顿,继而点头道:“很好!王睿的想法很好!正合寡人之意!那好,那这件事便交由王睿去做吧!”
“是!”王睿恭谨作揖。
待一切商议完毕,拓跋弘忽然意识到今日少了几个人,便问道:“今日安乐王没来吗?”
“是的陛下!今日高允高大人和刘尼刘大人也回到了各自的封地。”
拓跋弘蹙眉,叹了口气道:“罢了,这些人看来都要造反了!朕的早朝说不来就不来!是欺负寡人年轻吗?今天如果是母后坐在这里,他们是不是也敢如此放肆?”
&n
第二百一十肆章 围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