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答道:“婆婆放心,黄道十二星君虽强,却并不是人人都像紫电星君那样蛮不讲理,更不可能像他一样肆意妄为。身在正神之列,他们大部分还是明白是非黑白的。若是他们全都同心同德,联名上表,这紫电星君被困十几年,天帝定然早就下旨来要人了。估计是大部分不齿紫电星君所为,才不同意上表的吧。不过,听婆婆描述,那出手之人应该是火德星君。”
“什么什么?获得细菌?要那玩意干嘛,种到花盆里培育脚气嘛?呕。”小阎王做了个呕吐状,眯着一对肉包子眼,晃着那大脑袋问。
看着阎君的一脸悔意,孟婆也不忍再多说什么,只好带着三涂河神、陌蕖、不动如来和玲珑以及曼珠沙华再次回到三涂河畔。小阎王也想要跟来的,却被不动如来和孟婆强行留在他老爹身旁。毕竟十几年没见,怎么说爷俩也得叙叙旧吧。
到了三涂河畔,河神便拉着陌蕖和女儿,去给不动如来准备治伤的东西。虽然那些留在不动如来身上的巨大剑痕不影响什么,可冷不丁看上去,还是会叫人不住的骇然。曼珠和沙华则是知趣的跟过去帮忙。
孟婆将不动如来叫到一旁落座:“孩子,你身肩重担,命理非凡。也正是因为此,你的经历和磨难自然要比常人多得多,也更凶险的多。就说眼下吧,那黄道十二星的人绝不会就此罢休,势必会上门来寻你。阎君保的了你一时,却保不了你一世。虽然老身要求阎君看好门户,但是,那黄道十二星的首座并不是阎君可以拦得住的。”
“所以说,小僧需要不断修行。只有自己成长了,才有足够的能力去应付那些风浪,对吗,婆婆?”不动如来答道。
孟婆一脸慈祥的看着不动如来,欣然一笑:“呵呵,老身果然没有看错人。既然要修行了,那老身索性就来和你论一番,看看你是不是真的脱胎换骨了。”
“请婆婆出题,小僧若有不对之处,还望婆婆指点。”不动如来经过在灵山悟道,早已对修行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渴望。只不过,再大的兴奋,也抹不去他骨子里那种谦逊的优良品德。
“老身的题目只有一个,都说修行,修行,到底什么才是修行?我们就以此为题,来做一番讨论吧。老身的第一个问题是,修行修的是什么?”孟婆说道。
不动如来答道:“修的是心,修的是性。”
“那如何修心,又如何修性呢?是不是每日里持咒念经,打打坐,练练气?”孟婆问。
“小僧认为,修行并不局限于场合和形式,而应该是经过感悟和历练后的放下。”不动如来答道。
孟婆欣然的点了点头,然而面上却未显露来:“恩,你继续说。”
“谨其言,正其心,上正其品,下正其行。心中有佛,处处皆修行,并不一定要在山上,也不一定要在庙里。慈悲为怀,善念为本,日行一善,度了他人,便是度了自己。修行不仅仅是打坐念经,吃斋诵佛,很多的佛门师兄弟,当然也包括小僧自己在内,终日里都在按部就班的做着这些事情,可是多年来烦恼依旧,心态依旧,似乎没有任何改变,所以小僧认为,很多刻意的投身到寺庙里去的各位师兄弟们,只能叫出家,而不能算修行。当然了,这其中也包括小僧自己,因为之前小僧的所谓修行,也基本上都是这种样子的。”不动如来答道。
“那如何才算修行呢?”孟婆继续问。
而就在此时,三涂河神,陌蕖,玲珑以及曼珠和沙华全都被这里的气氛吸引了过来,静静的坐在旁边,认真的听着婆婆和不动如来的精彩讨论。
“小僧认为,修行是融入在我们身边的一种经历,一种感悟,一种大智慧者的自我约束。历事炼性,对人炼心。要善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众生,真心实意的去感受他们的苦,用自己的言行,去帮助他们解除诸般苦。要把他们看成为我们的亲人、父母,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为他们着想,真诚的对待每一个人。当我们能够为了他们舍下身份,舍下地位,舍下金钱,舍下时间,甚至舍下自我,全身心的去为他们奉献的时候,这便是修行了。即使遇到一些事与愿违的阻碍,那也没什么可怕的,这都是修行路上必要的劫,必须的业障,我们每承受一分,功德和智慧便能增长一分。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怎能染尘埃?家是我们的净土,是我们的养心之所。要打扫的干干净净,清净庄严,抹去灰尘便是抹去业障,扫净垃圾便是扫掉烦恼。
我们与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物,都有各自的因缘,都有各自的福报。前世因,今世果,我们种下什么,便会得到什么。我们执着什么,便会失去什么,执着的越多,失去的也就越。要把一切都要看成过眼云烟,梦幻泡影。人生一世,无非是副皮囊,一餐不过斗米,一塌不过半张席,忙忙碌碌,难以割舍,到最后又能得到多少,又能带的走什么呢?执着不如放下,强求不若随缘,当我们能够不在意了,便是真的拥有了。
正所谓,心中有佛,处处皆是佛。心中无佛,处处皆闯祸。”不动如来说完,双手一合,恭恭敬敬的等待孟婆点评。
然而此时,坐在一旁的众人早已听的津津有味,张口结舌,只在那不住的点头称赞。
孟婆点点头:“恩,很好。但是众所周知,生病的人想找回健康,失业的人想找回工作,伤心的人想找回快乐,失望的人想找回希望。我们一生几乎都在为找事业、找朋友、找财富、找功名而忙碌,甚至一生一世都在找寻,仍然找不到自己想要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第十九章怒斥阎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