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74章:两个不同的世界![2/2页]

开局被骗加入向往 红尘闲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蘑菇屋的院子里面。
      众人都在想为什么会这么写。
      可是想了半天。
      什么都没有想出来。
      所以……
      全部把目光放到了白羽的身上,期待着他的下文,能有解释。
      “要我说!”
      见状,白羽继续说道:“只有一个解释能够解释得通。”
      “那就是!”
      “桃花源内和外面是两个不同的世界,这样就能解释上面的问题。”
      不同?
      众人一脸的疑惑。
      随后又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这个不同。”
      “可不是你们想象中的不同。”
      白羽继续说道:“我们接着来看下一段,等全都解释完后。”
      “你们一定会猜到的。”
      “接下来是:”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这里又和上段一样。”
      “也有两个问题。”
      什么?
      又有两个问题?
      听到白羽的话,所有人都被吊足了好奇心,心里皆也心痒难耐。
      想要听听白羽的见解。
      没有让他们久等。
      只见白羽缓缓的开口解释道:“这里的原文翻译是,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
      “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动,同时,这里的人们的穿戴全都与桃花源以外的人一样。”
      “老年人和小孩儿。”
      “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这是书本上的翻译。”
      “但是!”
      “这里面值得一提的是。”
      “‘阡陌交通里的‘阡,古代墓道用文字来表达,也叫做阡!”
      “这样一来!”
      “这里又有另外一种翻译了。”
      “那就是!”
      “陌生的墓道互相联通。”
      嘶!!!!
      被白羽这么一解释。
      众人再次明悟。
      因为……
      就算要直译“阡陌交通”,也应该和白羽所翻译的一样才对。
      所以……
      这一刻,他们怀疑桃花源记可能代表的不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而是那些教育界的老师们。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说白了。
      就是取寓意好的一面。
      白羽继续说道:“我说了这里有两个问题,阡陌交通的阡只是第一个,接下来让我们看看第二个问题。”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这里翻译的意思就是说生活在桃花源里的人穿的衣服和桃花源外面的人一样。”
      “你光看这里觉得并没有什么。”
      “但配合着后面的内容。”
      “你就会发现。”
      “这一句话,是这篇文章中最可怕,最令人惊恐的一句话。”
      “大家都记住这句话啊。”
      “接下来。”
      “我们继续看后面的原文。”
      “原文是:”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
      “我们先看到这里,从最前面开始翻译,说的是桃花源里的人们看到了渔夫之后全部都大惊失色。”
      “然后问渔夫从哪里来的。”
      …………

第474章:两个不同的世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