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章 刚登基就想撂挑子[2/2页]

回到唐朝当暴君 君子寡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撩起下摆跪倒在地挺直腰板高举朝笏:“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佾高高在上目光环视大殿,声音平缓庄重在特殊设计下传荡在这史上最宽广的含元殿内。
      “众卿平身~”
      “谢陛下!”
      千名文武直起腰身收紧心神,五品以上官员盘坐坐塌,其他官员双手持朝笏于胸腹之上,尽量不发出任何杂音。
      简单,却庄严肃穆,登基大典只比大朝会多了一个跪拜行礼,但此刻受气氛渲染,好似真能感受到李佾身上的帝王的威严。
      “宣昭吧。”
      丁大全愣了一下,从龙书案上双手捧起诏书念道:“门下:朕今日登基,上体天心下体民意,解放生产力,大赦天下。贪污、奸\/淫,杀人不在此列。主者施行。”
      上千朝臣都愣了。
      这是什么和什么啊?
      逐渐的,所有人的目光转向韦保衡。
      韦保衡快将脑袋缩进胸口里了。
      你们看我干嘛?
      我特么怎么知道什么叫解放生产力!
      皇帝让秦翰这个杀胚送过来的诏书,还在我面前舞刀,我敢有意见吗?
      再说,你们去找中书舍人啊,关我屁事!
      唐朝圣旨在当时通常被称作敕旨。而且大多有制式格式。
      抬头是门下两字,就是给门下审阅,随后是内容,当然内容是之乎者也的华丽辞藻,随后主者施行是主要负责部门实行,落款年月日,最后哪一天是皇帝朱笔亲批。下面是谁宣旨、谁奉旨督办,谁实施。
      走的流程是有人提醒皇帝或者皇帝自己想起来,让中书省,但现在中书省名存实亡,就是让中书舍人也就是秘书起草圣旨,皇帝御批后发到门下省,门下省觉得有意见就去找皇帝理论,觉得没意见就照抄一份,原本留存,副本下传给六部相关部门。
      原本这里还有尚书省的事情,但中唐之后中书省和尚书省事务日渐减少,实务都是门下省办理。这就是门下省的头头门下平章事韦保衡是实权宰相,安排具体工作。尚书省的尚书左仆射萧仿是尚书省的头头,和韦保衡评级,也可以监督检查各项工作,但并不是如何安排工作。
      现在敕旨满篇白话文,中书省没头头,尚书省不做实事,不找你韦保衡找谁!
      就在这时李佾缓缓站起身:“朕登基后千头万绪,也不便急于变革,一切以稳妥为重,一切照旧。”
      众多朝臣心中暗自点头,这一句话显示出皇帝稳重来了,他们最担心的就是皇帝年轻胡乱变革,让本就人心惶惶的众人更加担惊受怕。
      但下一句话就让朝臣愕然。
      “你们就当朕是一个昏君,整天吃喝玩乐。你们就当朕是一个暴君,只要朕所下命令必须无条件尽全力执行。退朝吧,今日无宴,午饭给你们送饺子和面条。”
      说完一甩袖子走了。
      无论是皇帝登基大典还是大朝会,朝会后都有赐宴的,但皇帝却说没有赐宴,有点抠门过分了啊。
      李佾可不觉得自己过分。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当了皇帝就是当了大唐的家。
      这几日没有什么其他娱乐活动,也拒绝了所有人的拜见,李佾首先就是盘点一下自己的家底。
      这不盘点不知道,盘点后恨不得直接撂挑子,这皇帝我不干了!

第21章 刚登基就想撂挑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