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四十一章 属意[2/2页]

宋煦 官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避免,贯穿了封建王朝。
      赵煦一直谨记这个教训,只是以往还不是时机。
      赵煦心里转着念头,忽然间一个黄门出来,站在门槛外,道:“官家,李尚书求见。”
      “来了。”
      赵煦暗自摇头,拿起茶杯道:“请。”
      “是。”黄门应着,转身通传。
      不多久,李清臣进来,身后还跟着两人,捧着一大摞书籍。
      赵煦放下茶杯,一眼看去,不等李清臣行礼,有些好奇的笑着道:“李卿家,你这是?”
      李清臣面带笑容,抬手道:“官家,《神宗实录》,以及礼部的一些法典已经整修完毕,臣特意送来给官家审阅。”
      “哦?”
      赵煦有些意外,示意陈皮去接。
      他确实意外,《神宗实录》,是对先帝的盖棺定论,原本‘旧党已经修好了,但里面充斥着阴阳怪调,扭曲了太多事情。章??衔缓螅?鸵?笾匦蕖
      重修《神宗实录》可不是小事情,不止是对神宗的定论,还有涉及的诸多大臣,各种大事,甚至还可以说,《神宗实录》不是史书,更像是当朝的一个大政方针的宣言!
      因此,针对重修,朝野的争论从未停止过。
      赵煦等陈皮接过来,一眼看去,足足十多本,尤其是边上的一本,更是有十多本那么厚。
      赵煦看着上面两个遒劲大字:词典。
      赵煦双眼一亮,道:“词典修好了?”
      李清臣笑容更多,道:“启禀官家,这是草稿。这本词典搜罗我大宋所有的字,无论多孤僻都有,并且还有各种历史演变,足足有十多万字之多。等完全修好,可能会有四十本之多。”
      赵煦神色振奋,拿起来,顺手翻去。
      这一页扫去,他就看到了很多字他不认识,下面有一排小字做介绍,密密麻麻。
      赵煦认真翻了几页,放下后,高兴的大声道:“很好!尽快修好,明年颁布,各路,府,州县等都要有,放开给百姓借阅,抄录!”
      李清臣抬着手道:“是。官家,礼部已经取了几个新年号,在左边的第一本,请官家定夺。词典,臣等建议,以年号为名。”
      赵煦看了眼李清臣,顺手拿过来,掀开薄薄的本子看去,果然看到好些个大字:隆正,绍圣,嘉昌,康元等等。
      赵煦稍稍沉吟,道:“你们是怎么看的?”
      李清臣微躬身,道:“政事堂的建议,是绍圣。”
      绍,继承,圣,指的就是先帝,神宗皇帝。意简言该,就是表明当朝是继承神宗皇帝,立志变法革新了。
      这是一种直白的宣示!
      赵煦心里斟酌着,放下又看向另一叠,道:“这些是那些礼法典籍?”
      李清臣道:“是。礼部一直在整修,这是初步的,请官家先行审阅。”
      ‘有的忙了。
      赵煦有些头疼,面色不动的道:“嗯,这争取半个月将这些都看完,李卿家辛苦了。”
      清楚的听出赵煦话里的送客之意,李清臣还是道:“臣请官家定夺贺轶之死一案。一直拖下去,朝野不安,地方不宁。”
      赵煦右手在桌上轻轻的敲击着,余光瞥着李清臣,忽然道:“王相公昨日来见朕,说不少人举荐苏轼出任工部尚书,并表示愿意亲赴江南西路彻查贺轶一案,卿家觉得如何?”
      “不可!”
      李清臣猛的抬头,语气十分果断,道:“官家,王相公此举着实居心叵测!苏轼抗旨不尊,任意妄为,岂可回朝?江南西路之事,与王相公等脱不开关系,这分明是要监守自盗!臣请旨,愿往!”
      赵煦只是沉吟短短片刻,道:“朕属意王相公。”
      李清臣一怔,完全不明白,赵煦的态度为什么会是这样!
      先是否决了‘全面复起新法,现在似乎又有意扶持‘旧党?

第四百四十一章 属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