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前无古人,后无来者[1/2页]

我的系统不正经 疯神狂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除了景镇以外,还有一些窑口利用了自身的优势,借鉴钧窑的某些特点,创烧成功的一种类似于钧瓷而非钧瓷的作品。
      历史上著名的仿钧有粤省石湾窑,苏江宜兴窑,江浙铁店窑等。
      江浙铁店窑是南方唯一一个形成规模的仿钧窑窑址,但是它的艺术标准,美感完全达不到一个水准。
      铁店窑仿钧窑产品最早出现于元代,造型颇多,装饰粗犷大方,均为拉坯轮制。
      所以大型器物如花盆、瓶类等内壁多有泥条痕而外部光洁。
      小型器物内外修饰平整,圈足部分采用挖底修削。
      铁店窑地处江南,江河交通便利,其生产的瓷器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国外,成为重要的外销商品。
      粤省石湾窑的仿钧作品简称“广钧”,始于明代中期,盛于清代康雍时期。
      广钧以石湾当地陶泥为胎,施底釉和面釉,并一次烧成。
      呈色以蓝为主,掺杂以红、紫、白等颜色,以茄皮紫、石榴红、槟榔红、回青等色为上等,代表作为“雨洒蓝”。
      造型以洗、瓶、炉、樽为主。
      《饮流斋说瓷》一书中这样描述广钧:“钧窑以紫胜,广窑以蓝胜。”
      所以广钧,又有“蓝钧”之说。
      广钧有一个红釉仿钧瓷碗曾被误作宋钧,收录于《猷氏搜集古陶图谱》,可见其水平。
      苏江宜兴窑仿钧的作品简称“宜钧”,始于明代中期,盛于清代乾嘉时期,由鼎山镇欧子明创烧。
      它以紫砂和白泥为胎,施底釉、面釉,在温度1200℃时烧成。
      釉色有天青、天蓝、灰蓝、月白、葡萄紫等,色泽乳浊莹润,类于钧釉。造型多为瓶、樽、盘、花盆等。
      钧瓷以其独特的魅力,引得古往今来无数人沉迷。
      古人对于钧瓷的仿制,可以说是遍布每个时代。
      发展到现代,钧瓷的仿制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有很多人并不是为了传承钧瓷文化,而是为了谋求利益,大肆造假。
      但是,真想要仿的好,还真是不容易。
      不用说,坊钧瓷最为巅峰的时代,就是雍正朝。
      清雍正朝官窑瓷器,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每每都有大胆创新。
      虽然仅存13年,但粗湛绝妙,无与伦比。
      尤其是颜色釉方面,成就卓越。
      雍正朝仿古创新,新添十数种鲜艳的新釉色。
      这些釉色也代表了雍正官窑的最高水平,它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至今没有人能够超越。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就了雍自朝颜色釉的高度发展呢?
      除了正处在康乾隆盛世,国库充盈的因素以外,其实还有三方面的原因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就是雍正皇帝的个人喜好,在封建社会中,皇帝的个人喜好,往往可以影响整个朝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倾向。
      一般的文人士大夫,仅仅沉湎于自我欣赏。
      而最高统治者的审美,则可以贯穿到所有的宫廷艺术品的制作中。
      雍正皇帝学养深醇,眼光极高,追求器物的至善至美,对御用颜色釉情有独钟。
      上有所好,下必从焉。
     &

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前无古人,后无来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