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明代霁蓝,首推宣德[1/2页]

我的系统不正经 疯神狂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可以说,在整个蓝釉瓷体系中,霁蓝釉蓝如深海,是色调最纯正的霁蓝釉是一种惯称。
      此前的称谓有“积蓝”、“祭蓝”等,后取“霁蓝”二字,在我国古典文学中象征着雨过天晴,是非常特别的蓝釉瓷器。
      明代霁蓝,最为后人称道的是宣德一朝。
      宣德霁蓝釉瓷器,多为单一色釉。
      当然,也有少部分刻画暗花的,另有蓝釉白花的,多为折枝花及鱼藻纹。
      官窑款有青花和暗款两种,均为“大明宣德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凡四字款者,均为后彷。
      因其呈色稳定明亮如宝石,又被举为宝石蓝。
      明代宣德朝时所烧制的霁蓝釉,质感凝厚,色泽美艳,后人才会称其为“霁青”。
      现在把它与白釉和红釉并列,推为宣德颜色釉瓷器的三大“上品”。
      清代霁蓝釉的烧制技术,在平稳中有所提高。
      单纯的霁蓝釉色调沉重,还加入暗刻花纹和描金彩装饰,使器物增添富贵喜庆的意味。
      霁蓝釉的特征十分明显,首先它里外施满蓝釉和里白釉外蓝釉者并存;
      其次碗、盘口沿“灯草边”整齐者少,多数线条弯曲,不规整;
      再次,圈足施釉到底,平视不见圈足露胎;
      还有,霁蓝釉浅刻花纹多为龙纹,白花者龙纹少见,且白花均是用堆塑法制作,为突起的立体花纹,但观望时,似无立体感;
      最后造型碗、盘常见,瓶、壶传世品中少见。
      了解了什么是霁蓝釉,那么在做青花瓷的时候,顺手也就把历代一来的霁蓝釉瓷器,也能做一遍。
      仔细算起来,霁蓝釉和青花瓷,其实产生的年代差不多。
      而且都是在元代开始兴盛,明代达到鼎盛,清代收尾。
      元代青花是元青花,元代霁蓝釉可不比青花瓷要差。
      在元代,用于烧制霁蓝釉瓷的进口钴料,也是非常珍贵的。
      这种钴料发色也尚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古代陶工们能烧造出发色稳定、深沉、匀净不晕散的霁蓝釉瓷,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元代霁蓝釉瓷,主要为“蓝地白花”,且以云龙纹为多见,光素无纹饰者几乎未见。
      目前,全世界存世的完整元代霁蓝釉瓷器十分稀少,且主要收藏于海内外各大博物馆。
      如故宫博物院、扬市博物馆、神都颐和园。
      国外的更多,像是小鬼子那边的出光美术馆、大坂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
      其他还有法兰西吉美博物馆、尹国家博物馆、土尹斯坦布尔的托普卡博物馆、英伦博物馆(大维德爵士藏)等。
      民间私人收藏的元代霁蓝釉瓷,则更是少之又少,寥寥无几。
      原来藏在民间的,最为着名的应该就是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这个之前陈文哲遇到过,甚至还彷过。
      这件瓷器通体施霁蓝釉,云龙、宝珠施青白釉。
      两种釉色对比鲜明、强烈。
      主纹刻划一条龙追赶一颗火焰宝珠,并衬以象浮动的珊瑚枝一样的四朵火焰形云纹。
      巨龙威武、雄壮、悍勐,腾空飞舞于万里蓝天之中,颇有叱吒风云之势。
      可惜,这件宝物,最终以十八块钱的价格卖了。
      现在这种元代霁蓝釉的特征,十分显着,很容易辨认。
      可在几十年前,能认出来的寥寥无几,所以很容易明珠蒙尘。
   &n

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明代霁蓝,首推宣德[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