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千四百二十章镇国之宝[2/2页]

我的系统不正经 疯神狂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因为它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
      泛黄的纸本正是无声的诉说,我们试着联想出很多画面。
      一卷画作在你手中缓缓展开,一头头形神各异的耕牛出现在眼前。
      它们或行走、或回头、或直立、或仰头、或吃草,悠然自得,好不逍遥。
      这副五牛图也是使用白麻纸制作,纵208厘米,横1398厘米,在横卷上画了五条神态、性格、年龄各异的牛。
      从右至左,首头为棕色老牛,描绘成一边咬着东西一边在杂木旁蹭痒痒的情状,意态悠闲;
      次为黑白杂花牛,身躯壮大,翘首摇尾,步履稳健;
      第三头为深赭色老牛,筋骨嶙峋,纵峙而鸣,白嘴皓眉,老态龙钟;
      第四头为黄牛,躯体高大,峻角耸立,回首而顾;
      第五头牛,络首而立,体态丰厚,凝神若有所思,双眼流琢出倔强的个性。
      《五牛图》画卷上无作者名款,在拖尾的后纸上有赵孟頫、孔克标、项元汴、弘历、金农等自元及明至清十四家题记。
      只不过,在这后面,稍微远一点的位置,还有一方钤印。
      “修复小组?”陈文哲奇怪的看着这方钤印。
      “对,就是当年修复五牛图的专家组彷制的,怎么样?”张一杰得意了。
      能够修复五牛图的专家组,能不能画好五牛图?
      懂行的都知道,所以陈文哲自然也十分清楚这一点。
      说到修复五牛图,就必然要提到五牛图的传世和回归。
      五牛图历代以来就十分出名,毕竟是国内十大名画之一嘛!
      所以,《清河书画舫》、《珊瑚网》、《郁氏书画题跋记》、《六研斋笔记》、《大观录》、《石渠宝笈续篇》等书均有着录。
      《五牛图》的身份家世,当是清晰而明确的。
      乾隆在画中的题诗是“一牛络首四牛间,弘景高情想象间;舐龁讵唯夸曲肖,要因问喘识民艰”。
      唐代初期,以牛、马为主要表现对象进行创作的画家逐渐多起来,到中晚唐达到高潮,不少画家专以画牛、马而着称于世。
      在这里,就不得不说这幅画的作者。
      韩滉(723~787年),字太冲,唐代长安人。
      经历玄宗至德宗四代,是唐代宰相韩休的儿子。
      在唐德宗时期历任宰相、两浙节度使等职,封晋国公。
      他是一位拥护统一、反对分裂割据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擅画人物和畜兽,写牛、羊、驴等走兽神态生动,尤以画牛“曲尽其妙”。
      他画的牛,姿态真切生动,具有一种浑厚朴实的风格。以绘田家风俗和牛羊着称。
      《五牛图》相传为韩滉在出游时,目睹田间耕牛图景所画。
      韩滉看到几头耕牛在低头食草,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笛,逍遥自得。
      远处又见一头耕牛翘首而奔,另有几头耕牛纵趾鸣叫。
      有的回头舐舌,有的俯首寻草。
      韩滉遂命随从取出纸笔,全神贯注地速写出一幅幅耕牛图景。
      韩滉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修改,终于绘出状貌各异的五头牛,并为这幅画取名为《五牛图》。
      82
      wa

第一千四百二十章镇国之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