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中华诗祖[2/2页]

我的系统不正经 疯神狂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从这一方面看,已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价值。
      有趣的是,这件虢季子白盘,清代于宝鸡出土后,也经历坎坷,甚至用作养马装料的马槽。
      事实上,此种大方盘绝非洗浴用的,而是一种铭刻武功的记功“碑”。
      墨子所谓“书之竹帛,琢之盘盂”,其底较平而面积大,将重要铭功记事,刻铸其上,便可在宗庙中永久保存。
      安装最新版。】
      因此兮甲盘的珍贵价值,突出体现在铭文上,郝本性先生认为,其史料可与《尚书》一篇相比。
      兮甲盘铭结合《今本竹书纪年》所记:“宣王五年夏六月,尹吉甫帅师伐玁狁,至于太原。”
      《诗经·小雅·六月》的“玁狁孔炽,我是用急。王于出征,以匡王国。”
      “玁狁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
      “薄伐玁狁,至于大原。文武吉甫,万邦为宪。”
      印证补充,大抵还原出那一年战火纷飞的场景。
      在宣王五年三月,玁狁侵扰周王朝,双方爆发战争。
      兮甲跟随宣王亲征获胜,旋即被派遣至成周。
      在那里,兮甲严明政令,管制诸侯,并施压南淮夷,征收到大量战争所需的人力物力。
      至六月,兮甲率军再次出征,大捷而归,暂时平息了王朝的西北边患。
      宣王在位四十五年,重用贤良,国力重复,南征北伐,诸侯来朝,是西周中兴之主。
      可是说,传奇的兮甲盘成为了一代盛世的明证。
      郝本性先生在其考证文章中特别提到,还有一件宣王时器是1974年西陕武功县周代遗址出土的驹父盨。
      记载南仲邦父命驹父到南淮夷征赋贡时,要谨慎对待夷俗,要“献厥服”。
      那里所贡是丝织品,表明西周王室贵族从黄淮一带征收丝织品。
      《周礼·大行人》:“其贡服物。”
      郑玄注:“服物,元(玄)纁絺纩也。”
      所以,在西周晚期,从黄淮一带通往西陕宗周,也是一条“丝绸之路”。
      由此而知,兮甲盘是西周王朝同东方各族之间的政治、经济往来和融合的见证物。
      兮甲盘,也称得上是“一带一路”概念的艺术珍品。
      在充分了解了兮甲盘“传承的秘密”和“铭文历史价值的释读”后,相信很多人对于兮甲盘,堪称独一无二的重要性已经十分了解了。
      那么总结一下,兮甲盘内主要内容就很清楚了。
      器中铭文一百三十三字,记载中央王朝西周周宣王的历史,从政治稳定、社会制度、经济发展多角度记录一个正在崛起的伟大文明古国。
      而这一点,自南宋初年起,经宋元明清历代金石学大家,研究确认的着述,已经多达百余种。
      所以兮甲盘是已知国内拍卖市场中铭文字数最多、出版着述最多,级别最高、分量最重的青铜器。
      首先,所涉人物级别之高前所未有。
      比如周宣王,他为西周倒数第二王,开启了“西周中兴”之盛世。
      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虢季子白盘”即是周宣王所铭,且比兮甲盘要晚七年。
      82
      wa

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中华诗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