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各种瓷盒[2/2页]

我的系统不正经 疯神狂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杯,就不止是青花一种了。
      当然,也许万历号上也不止是这么一种,但是其他杯子也许就全都碎了呢?
      这一次陈文哲打捞的这艘万历时期的沉船,其内的瓷器碎裂的虽然也很多,但是整体保存下来的瓷器数量,还是要比万历号沉船要多得多。
      这就让很多精品瓷器保留了下来,并且被陈文哲他们打捞出水。
      陈文哲发现,接下来打捞出水的瓷器之上,寄生的海洋生物比较奇怪,虽然层层叠叠,却是有新有旧。
      这个比较正常,但是有一些瓷器上面却只有新附着的海洋生物,这是因为人为搬动,让它们新近暴露出来的?
      只不过,看这些瓷器的样子,怎么也暴露出来了三五个月,甚至是半年了吧?
      要不然,不会有那么多海洋生物附着在上面。
      这种瓷器,看着到像是作假的海捞瓷。
      不过,陈文哲还是能够轻易看出来,这些都是真品,不可能是人为作假的东西。
      假海捞瓷多是将新瓷器装入网内,沉入海中经浸泡数月而成。
      作伪者往往将装有瓷器的网,一端系牢在水面固定物(如趸船、浮标、网箱等)上,一端沉入海水中进行浸泡,以便回收。
      有趣的是,他们有时还定期将瓷器提上来,下些饵料之类,以吸引海里的鱼、贝赕来器物上附着、排泄。
      过半年左右,这些所谓的“海捞瓷”就可以出水了。
      这种短期浸泡瓷器,有破绽可寻。
      瓷器上附着的海底生物残留体,看上去“湿”“新”。
      有的贝类,好像是刚“乔迁新居”。
      有的附着物还有新鲜感,扳开个别螺壳观察,里外色泽相差明显,外面陈旧,面却很新鲜,有的还能嗅到明显的腥味。
      有的海洋生物残留体形体完整,有棱有角,没有磨损痕迹。
      所以,人为做的海捞瓷,还是比较容易判定的。
      也许这一艘沉船上的瓷器,堆积的太过严密,要不然下面的瓷器,也不会保存的太过干净。
      可惜,这也不全是好事,因为所有瓷器堆积在一起,在保护下面瓷器的时候,也让这些瓷器黏连在了一起。
      毕竟堆积在一起三四百年,不黏连才怪了。
      如果说真有不黏连的,反而是一些盒子。
      碗盘碟子,都能堆积在一起,而香合什么的,却不可以,最起码堆积在一起也是有缝隙的。
      随着大量瓷器出水,一些盒子被清理出来。
      陈文哲发现,这里面还不止是有香合,居然还有粉盒、花盒、镜盒等等其他的瓷质盒子。
      这些盒子都是分为两部分放置,因为有盒就有盖。
      这两部分,分别放置,就肯定有一部分是破碎了的。
      现在陈文哲也不清楚,到底能够凑齐多少完整的。
      盒,古时作合字,一般有盒盖和盒身扣合而成。
      如果不完整,那价值就降低很多了。
      瓷盒应该是在很早时期,就已经出现,差不多是在西晋晚期至东晋早期或更早时期出现。
      瓷盒外观优雅,除了作摆设之用,还多为实用器。
      一般可作粉盒、油盒、奁盒、香盒、镜盒、花盒,印盒等多种用途。

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各种瓷盒[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