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一动不如一静[1/2页]

我的系统不正经 疯神狂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净瓶细颈及加盖,主要是防止浮尘虫蚊入内。
      一则可以护水之净,二则可以护虫蚊之命。
      佛教心系众生,由此可见一斑。
      当然,现在的人看来,这就是闲得蛋疼,也是有点矫情。
      但是,这样的教义,在古代还是很能迷惑众生的。
      比如在北宋之时,很多人都知道和尚使用的净瓶。
      像是北宋释道诚《释氏要览》云:“净瓶,梵语军迟,此云瓶,常贮水随身,用以净手。”
      净瓶所盛之水除了供佛家弟子饮用之外,还用以净手。
      沙门无论拜佛礼佛,还是讲经说法,每天都要携持各种法器资具,接触之前,必须以水净手。
      唐皎然《大云寺逸公写真赞》论高僧禅修时:“渊情洞识,眉睫斯备,欲发何言,正思何事。一床独坐,道具长随,瓶执堪泻,珠传似移。清风拂素,若整威仪。”
      可见净瓶和念珠等物一样,都是僧人禅修时长随必备之具。
      莫高窟藏经洞,曾出有一纸本高僧禅定画,画中如实记录僧人禅定时,随身所带之物如念珠、挂包及净水瓶。
      所以净瓶是僧人常用之物,而捐赠给寺庙的净瓶,就比较多。
      静志寺两座地宫中,定瓷21件刻有“官”。
      带有墨书或刻字题款者,有21件。
      这些墨书和刻字记述的,都是这些器物施舍人的姓名,和施舍物件的名称。
      如静志寺出土,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白釉“官”款对蝉纹碟。
      再就是净众院出土的,目前所知定瓷刻铭最长的器物,至道元年(995年)白釉舍利瓶。
      这些都是北宋早期,具有明确纪年的标准器物,极具史料价值。
      在这些瓷瓶当中,还有一件比较特殊的,就是静志寺地宫之中,很少见的耀州窑瓷器。
      这件瓷器也是一件净瓶,而且还是青釉瓷,这是一件青釉长颈及瓶。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绿釉水波纹净瓶,这两件是耀州窑出品,不是定窑器。
      除定窑白釉瓷之外,定州静志寺静众院两座地宫,还出土了部分颜色釉瓷器。
      如耀州窑的青釉长颈瓶,所以,这批佛门地宫出土的瓷器,不止是白釉、黑釉,还有青釉、绿釉,甚至还有一件十分少见的黄釉瓷器。
      那是一件静志寺地宫出土黄釉鹦鹉壶,其他颜色比较特殊的还有一件三彩莲纹净瓶。
      这样的多色釉瓷器虽然不多,但是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不明窑口的陶瓷。
      这一切,都如实地展现了北宋时期,陶瓷业发达繁荣的面貌。
      不过,这些颜色釉瓷,已经吸引不到多少陈文哲的目光。
      毕竟工艺没有什么特殊,颜色也不是多么罕见,陈文哲不想仿制。
      因为之前他仿制了太多颜色釉瓷器,特别是单色釉瓷器。
      所以对于定窑器的仿制,到这里也就告一个段落。
      不在每天忙忙碌碌,陈文哲也有了一些时间,归纳一下最近所学的各种技艺。
      制作瓷母,他此时肯定还不行,不是做不出来,而是做不到最好。
   &nb

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一动不如一静[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