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千零三十八章身份显贵[1/2页]

我的系统不正经 疯神狂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看着眼前的三足洗,要想给它挑毛病,还真是不容易。
      烧制工艺,陈文哲没法挑刺,但是没有名款,这个可以说一说。
      汝窑的款识还是很特别的,也特别有纪念意义。
      北宋时期虽然没有留款的习惯,但是刻字的汝窑器可不少。
      在宋代,并没有形成瓷器底下写款的制度,只有部分瓷器写款。
      比如汝窑的款识有这么几种:第一种是甲、乙、丙。
      猛然一听,好像很简单,这就是编号,而且是按照顺序来的。
      但这种编号,不是烧制的时候写上去的,都是后来才刻上去的。
      第二种,底下写很明确的文字,比如写“奉华”两个字。
      “奉华”指什么呢?奉华堂,南宋德寿宫的配殿。
      这座宫殿是宋高宗赵构的宠妃刘贵妃居住的地方,很多写'奉华'的汝窑都是她用的。
      史书上记载,刘贵妃还有点儿才华,会画画,她自己有两方章,一大一小,刻着'奉华'两个字,画完以后盖在上面。
      奉华款的汝窑,都应该是刘贵妃的私人之物。
      弯弯故宫里有个纸槌瓶,上面也刻着“奉华”两个字,中间留着一块空地。
      乾隆皇帝看见以后,不甘心,觉得自個儿也得刻上点儿什么。
      其实要说起来,乾隆皇帝地位比妃子要高。
      但是这位无耻之辈,深怕不能在历史上留名,就真的弄了一首诗,刻上去了。
      定州白恶有芒形,特命汝州陶嫩青。口欲其坚铜以锁,底完而旧铁余钉。
      这个纸槌瓶原来是一个小撇口,到了乾隆时期,口碎了,镶上了一个铜圈。
      这就是“口欲其坚铜以锁”,意思是想让口变得结实一点儿,只好用铜包上。
      乾隆皇帝对一个破瓶子还这样珍惜,你想想后来的人,当然更希望得到汝窑瓷器。
      至今这个瓶子还在弯弯故宫,镶着当年的铜圈。
      有这种款的汝窑瓷,不用说肯定更加珍贵,一个是有身份证明,另外一个就是显贵!
      名人,才能嫌贵,这就是名人效应!
      比如当时还有一种款识,只写一个字:蔡。
      一听就是姓氏,马上查查当时姓蔡的大官,在北宋都有谁呢?
      不用查,蔡京啊!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宋代书法四大家,苏、黄、米、蔡,“蔡”原来应该指蔡京,字写得漂亮。
      但因为他是奸臣,后来就把“蔡”换成蔡襄了。
      华夏人有很强的好恶,你是一个坏人,就把你换下去。
      以蔡京当时的地位,完全可以使用汝窑。
      所以,这种有刻款的汝窑瓷,肯定要更贵,也更加珍惜!
      陈文哲这一次,可以说是说到点子上了。
      如果说这一件笔洗,跟之前拍卖的那些天价汝窑瓷有什么区别,还真就是它光素无款。
      如果别的汝窑瓷都没有,这就没什么好说的。
      可是,别的都有能增值,让它身价暴增的身份证明。
     

第一千零三十八章身份显贵[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