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百六十二章底槽清[2/2页]

我的系统不正经 疯神狂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时,陈文哲才想起来,刚才赵大勇使用的那种说黑不黑的泥料,应该就是黑拼紫泥。
      这就涉及到另外一种泥料,紫茄泥!
      不管是黑拼紫泥还是紫茄泥,陈文哲都知道,但是他还真是第一次见。
      紫茄泥属于在拼紫泥中比较成功的一种,泥色紫中透红泛蓝,用紫泥,少量的铁红粉,氧化锰拼配而成。
      因为烧制之后,和我们吃的蔬菜茄子外边颜色相像,所以叫做紫茄泥。
      有些人会把紫茄泥和黑拼紫泥互相混淆,因为两者有点接近。
      黑拼紫泥,主要就是加了氧化锰,所以是紫中泛黑,和紫茄泥的紫中泛红不一样。
      想想也是,毕竟一个是加了铁红粉的,铁红粉发色是红色的,在化料朱泥,红泥,低温外山料紫泥(红清水)中用的比较多。
      要说陈星辰购进的这批紫砂泥中,最好的应该就是底槽青(清)!
      这种泥料,也是目前在紫泥类里,比较优质的矿料之一,是人们听的最多的,商家提起比较频繁的名字。
      底槽青,矿层比较深,一般分布在暗宕的底部(叫底槽)。
      泥色有点发青,古称青泥,也有叫“皂青”的说法。
      埋藏的位置因为地质缘故有深浅,一般在黄龙山的4号井和5号井有产出。
      当然,以4号井出产的最为优质,4号井是迄今为止开采最深的矿井。
      既然有底槽青,那还有中槽青和头槽青。
      头槽青,陈文哲不是很了解,可能属于嫩紫泥一类的。
      中槽青,陈星辰买到了一些,烧制温度比底槽青要稍低一点点,质感上比底料要更加细腻点。
      陈文哲之所以知道这些,还是因为烧窑工艺,因为材料不同,就算全是紫砂壶,烧制温度也是不同的。
      一般,底料烧制温度,可以分普温和高温两种。
      对于控制温度,陈文哲可是大师级,因为温度的不同,烧制出来的紫砂壶,颜色也是不同的。
      一般在普温烧制之时,烧成之后呈现棕红色,也有人说巧克力色,此时一般都有黑气,也有人喜欢说是花泥现象。
      然后温度再往上走的时候,会慢慢从棕红到紫红变化,在某一特定临界高温,会成为深紫色,这时候花泥现象就会消失。
      泥料陈腐的时间越长,花泥现象就会越少!
      众所周知,底槽青的一大特点就是,矿石表面分布青绿色的鸡眼。
      底槽青矿料有鸡眼,但有鸡眼的矿料,不全都是底槽青。
      可以说,底槽其实是里面极小的一部分而已。
      从鸡眼的大小和分布情况,可以看出矿料的出处,是否是底槽清。
      这种东西,没有见过,也说不清楚。
      底槽青中的鸡眼,在成泥制壶烧制完成后,就呈现出黄色的沙粒。
      底槽青的壶,砂质感强烈,透气性上佳,泡养时久之后,温润光泽,自发暗然之光,非常的古朴大方,是紫砂中的典型泥料。
      现如今,矿料已经保护不再开采,以前开采的民间储量,也越来越少。
      所以作为紫泥里的优秀一类,存量也是不多,但绝对是没有绝迹之说。

第六百六十二章底槽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