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钟跃民和陈煜城俩人对视一眼,双双推着他。
“你赶快回去,再复习一遍。”
“之前咱们不是讨论过《文景之治》嘛?!咱们就从这里教。”
“对,到时候我们提点无知的问题,把你这当老师的学问衬托出来不就行了嘛?!”
郑桐回头对着俩人傻笑,“嘿嘿......那成,那我这就去复习去了,那我的活就拜托给你们俩了。”
“嘿!这家伙,还没咋滴呢,这就摆起老师的架子了。”
陈煜城和钟跃民,两人相视一笑,之前的不悦,在为了郑桐的泡妞大计上,烟消云散。
................
和煦的暖阳在繁星的你追我赶下,隐匿在天幕之外。明月高挂,柔和的月色洒落在大地上,朦胧而又撩人。
男知青宿舍外,钟跃民探着头,偷偷摸的,一副做贼的模样。
宿舍内,桌椅、板凳、小黑板,还有临时抱佛脚的郑桐。
随着钟跃民小跑进屋,“来了,来了......快准备好,别穿帮了!”
“啊?来了?”
“这么快?”
“我这还没准备好呢!”
又是一阵的兵荒马乱,终于在蒋碧云走到门外前,一切就绪。
郑桐有模有样的拿着书、踱步,还颇有几分老学究的感觉。
“咳......刚才我给你们讲述的这段,是《文景之治》。据史学家的观点呢,《文景之治》乃是封建社会时的第一太平盛世。”
“当时西汉的汉文帝和汉景帝,采取了,‘轻徭薄赋以及‘与民休息的政策。同时,对周边敌对国家也是采取了怀柔政策,以免耗损国力......”
就在这时,钟跃民举手问道。
“老师,我有个问题想问一下,可以提问吗?”
郑桐一本正经的做出老夫子模样,嘴上半真半假的谦虚着。
“这位同学,你有什么问题,自然是可以直接提问的。不过,我再说一遍啊!咱们是共同探讨,一起学习进步。”
“我们,都是平等的。这老师二字,我受之有愧啊!”
钟跃民再次举手,发表意见。
“老师,咱们不是说好了吗?上课的时候我们必须叫老师。”
“对,既然郑老师教我们文化,我们就应该讲师道尊严。”
“没错,郑老师。谁有文化,谁就是老师......”
一声声的附和,外加这一人一句的‘郑老师,直喊的郑桐整个人都是飘飘然的。
“老师,我就想问一句,到底是唐朝在先,还是汉朝在先啊?”
“无知!钟跃民同志。”郑桐的心里已经被那一人一句的老师,叫的真把自己当成了老师。
他书本往桌上一甩,“这西汉是在公元前202年,唐朝是在公元后618年,这俩朝代差着800多年呢!你说呢?”
“那三国呢?你看刘邦、刘备,都姓刘。他们俩是父子关系吗?”
“可笑!”郑桐指着钟跃民,直接教训道。
“你说说你,除了打架、拍婆子还会干嘛?你这妥妥的就是一文盲水平啊!”
“这两个时期之间,差了四百多年呢?!你说呢?”
“我告诉你们,人不能糊里糊涂的活着。”郑桐敲着桌子,教训着钟跃民。
“你们看看,这钟跃民往这一站,看起来仪表堂堂的,这一开口,简直可笑。长此以往下去,哪个女人会愿意嫁给他啊?!”
第122章 为了兄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