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再多的资金也完蛋了。”谢公子感激道。
“是呀,这几年大宗商品牛转熊,多少人死在抄底的路上。”诸葛成相感叹起来,“洪哥,你应该记得吧,四个亿化为乌有,彻底告别期货了。”
“恐惧。”谢公子摇头道,“这几年我不在鹭市,专心做我的生意,躲过一劫。”
“是呀,按你的个性,也是激进派。”诸葛成相想想都害怕。
“哈哈,还好被你们抛弃了,不然四脚朝天,就没机会杀回橡胶圈了。”谢公子大笑起来,忽然兴致大发道,“大哥,要不我们现在找个地方喝两口。”
“你还是回去陪你的小娘子吧。”诸葛成相兴趣不高,打趣道。
橡胶跌到9350的最低点之后,开始企稳,在10000上下震荡。基差基本为零,没有套利空间,只能单边买入,期盼价格反弹。
公司的套利头寸已经全部卖货平仓,5000吨现货敞口额度已经用完了,王小兵盼星星盼月亮盼望着新追加的3000吨的敞口额度集团尽快批准下来。鉴于橡胶部这几年的业绩,增加敞口的额度获得批准是意料之中的事,但是何时批复下来,就是总裁们的事了。
诸葛成相参照公司的做法,很快为谢公子制定了一套稳妥的业务方案。春节前,先采购1000吨左右进口橡胶作为保底库存;春节后,视行情走势,再追加1000吨到2000吨。
这种操作方式,跟期货的抄底其实没有两样。在期现基差基本回归的时候,即便不是底部,也是绝对的低点。橡胶已经跌无可跌,这就是诸葛成相的底气;而谢公子也曾经历经过大风大浪,橡胶有限的跌幅对他来说,丝毫不惧。
为了买和卖隔开,诸葛成相让谢公子先去找南屿集团代理进口,以后出货再由鹭华来接货,这样一条完整的业务链就搭建成功了。
诸葛成相特意打电话给师傅,卢笑萍一听,戏谑道,这么小的业务,合同都送不到我这里,找徐大伟就可以了。
师傅当然是说笑了,任何合同都要经过总经理审批。只是这么小的业务,底下人就可以拍板做主,无需跟一把手汇报;而总经理在审批的时候,往往都不会仔细看一眼,就直接通过。
诸葛成相只好给徐大伟打电话,大板没想到诸葛成相也有求他的时候,很高兴的答应了。
谢公子按照诸葛成相的吩咐去找徐大伟,结果生了一肚子的气,跑到诸葛成相办公室发牢骚。
谢公子本来就因为白雪对大板不感冒,曾经还在酒桌上发生过口角。大板跟了卢笑萍这么多年,大小也是部门经理了,手上的业务基本上上亿,看见谢公子这种小单,难免趾高气扬,说话口气大起来。谢公子听了很不舒服。
“妈的,让他代理进口,明明是我给他送钱,他倒好,好像我死乞白赖求他一样。”谢公子愤怒地骂道。
“他就是那种性格,嘴上逞强。”诸葛成相无可奈何道。
“大哥,干嘛非得绕那么远,找他们代理干嘛。”谢公子甚是不解,“直接你们开证,涨了卖给你们多简单。”
“找我们买,然后又卖给我们,也不是不可以。”诸葛成相解释起来,“但是,你们也不能只有我们一家客户呀,所以我是希望买和卖区分开来。”
王小兵正好进来汇报工作,听了个大概,插话道:“干嘛找徐大伟代理,那个人总是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
“就是,反正我是看不惯,如果交给他开证,我宁愿不做。”谢公子赌气道。
“我倒是有个建议,不知可否?”王小兵小心翼翼看着诸葛成相和谢公子说。
“说来听听。”诸葛成相好奇问道。
“可以找小玲开证呀,他们也是大国企,规模不输鹭华和南屿多少。”王小兵把王小玲抬出来了。
第196章 三个和尚没水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