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幕布打开,灯光亮起。
      众人只见满头银发的陶国安,正身穿轻薄的黑大褂,站在梯台上,对着观众区弯腰致意。
      陶国安是龙国民乐协会的副会长,也是在欧洲演出的这支民乐团的指挥兼负责人,他的民乐造诣很高,指挥经验也非常丰富,不需要宋义担心。
      在陶国安身后。
      七十四位民乐行家或站或坐,与他们身前的各种乐器,错落分布在舞台上,场面庄严肃穆。
      宋义就坐在第一排的中间位置,与观众遥遥对视。
      此时的他,正在尽量收起自己的锋芒。
      因为在这三首民乐演奏中,宋义只是数十位乐手中的普通一员,如果观众太过关注他,反而会忽略乐曲本身的丰富性。
      但这样的身份安排,显然出乎了观众的预料。
      正准备鼓掌的数万观众,双手悬在空中,不知该如何是好。
      因为前两首交响乐,给他们留下的印象太深,以至于他们习惯性的以为,宋义就应该站在指挥手的位置。
      但很快。
      体育场就响起了比之前,更加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因为他们之所以来到这里,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被宋义的乐器演奏吸引。
      他前两首站在音乐指挥的位置,本就出乎众人意料,现在只是回到了他原本就应该在的位置!
      世界各国网友的反应,也与现场观众相似。
      在短暂的诧异后,每个人都变得更加兴奋!
      【叮咚叮~~~~】
      两位白须飘飞的老者,敲响了悬吊在空中的数十个青铜编钟。
      他们的动作看似缓慢随意,却极具韵律!
      清脆的敲击声,携带着厚重的历史底蕴,传遍整个体育场!
      悠扬、古朴、肃穆......
      外形粗犷的青铜编钟,仿佛自带魔法一般,只一瞬间,就让所有听众思绪飘飞!
      一幅幅模糊的历史画面,在众人脑海中闪过。
      【呜~~呜~~~~】
      四把近三米长的大法号(铜钦,藏族乐器),被四位体魄强壮的中年人,斜杵在地上,重重吹响!
      低沉、威严的声音传出。
      似象鸣,又像是帝王在出席盛大的庆典。
      【咚!咚咚!】
      六面硕大的龙国大鼓,架在半空,被人重重敲响!
      接着是八面稍小的鼓,也迅速加入其中。
      轻重不一的鼓点声,让原本就庄严的曲调,气势更甚!
      仅是这短短的十几秒,就让所有人目眩神迷,瞪大了双眼!
      龙国直播间的网友们,更是感到热血沸腾,激情澎湃!
      不等众人发出惊叹。
      端坐在矮凳上的宋义,眼神严肃,他环抱五弦琵琶,双手十指开始上下翻飞!
      【铿~~铿铿~~~~】
      犹如金石碰撞的琵琶声,与不断响起的鼓点交互呼应。
      在宋义和多位乐器大师的配合下,他只一把琵琶,就在十多面大鼓声中,脱颖而出!
      体育场内外,被浓重的肃杀气氛包裹,却没有丝毫的血腥与残酷。
      只有堂皇霸气!
      不站,而屈人之兵!
      宋义身后的数十位乐手,也立刻加入其中。
      古筝、古琴、扬琴、竹笛、洞箫、排箫、二胡、马头琴、中阮......
      乐器的数量各不相同,最少只有一把,多的却有十几把。
      虽然乐手多达七十四人,却并非一拥而上,而是层次分明,互相配合。
      你方唱罢,我方登场!
      有时以宋义手中的琵琶为主旋律,有时又以竹笛为主,有时又以二胡为主。
      每一个人,每一组乐器,都是主角!
      演奏者的年龄跨度也极大。
      有银发白须的老人,有性情沉稳的中年人,也有身穿旗袍,身段婀娜的美丽女子。
      他们既是为帝王开道的护卫,也是被万人簇拥的帝王!
      这就是民乐团合奏——《象王行》!
      《象王行》并非新曲,早在演出团出海前,宋义就交给了民乐协会。
      两支民乐团每一次演出,几乎都会演奏这首曲子。
      但由于民乐演奏的受众狭小,再加上欧洲许多国家并不是特别欢迎。
      导致绝大部分的普通观众,都没有听过《象王行》。
      包块龙国的网友!
      他们唯一觉得有些耳熟的,不过是在

第457章 象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