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7章 唐诗的韵味[1/2页]

唐诗剑诀 曾灵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宁绍峰愣住了。他未曾想到,这王九竟真的为他的师兄弟。
      王九今年一十九岁,宁绍峰年长二岁,但温纯生认为王九生来便为武当弟子;武当派依入门时间长短而论,宁绍峰于洪武二十年方且入武当派,所以他应唤王九为师兄。
      宁绍峰很艰难地冲着王九拱手道:“见过师兄。”
      王九并未为难宁绍峰,他拱手还礼。
      温纯生“哈哈”大笑,笑得泪水直流……他未再多说,便引着二人外出。未曾想,这温纯生竟又带他们至那杭州府西湖断桥边的明月楼。
      一路上,宁绍峰反而一言不发,脸上阴沉得仿若即刻可有暴风雨一般。
      他是武当第四代的传人,他六岁加入武当派,他的师傅是武当第四代弟子、温纯生的师弟刘欢。在武当第四代弟子当中,他排行第三,做事稳重,而武功更是出类拔萃,与一同下山的弟子陈攸,均被认为是武当新一代的希望。
      但这宁绍峰绝未想到,这王九竟然为他的师兄!并且如今自己的师叔温纯生一路上与王九谈笑风生,相谈甚欢。温纯生,是武当派第三代弟子。虽然温纯生看似儒雅,但其却为一名武痴!
      武当派掌门俞连舟为其亲传师傅,认为仅十余名三代弟子中,武学天份最高的便为温纯生,而悟性最好的却为王泊!
      但那王泊自幼却不喜武而好文,这却让王泊的师傅、俞连舟的大师兄宋远侨有些哭笑不得:总不能让武当派的人走出去,却是个读书人。于是宋远侨便将那道家的功法一字一句、不求甚解地相传。年幼的王泊过目不忘,囫囵吞枣、一字不差地竟背了出来。
      同代弟子因为口诀未背出来,未少挨揍,但王泊从未因此受罚。
      如有记不清的,跑去问王泊准没错,这倒是众师兄弟的共识!
      于是这年幼的王泊便成了武当派的活字典。
      王泊有时很静,但有时又好动。静时,可在武当派的藏书阁里呆上一日一夜;动时,在武当山上下如同一只猴子般与师兄弟们打闹。
      王泊与温纯生的感情最好。十余名三代弟子当中,王泊排行第五,所以大家简称王泊为“王八”;温纯生排行第九,所以简称“温九”。虽然师兄弟们均称王泊为“王八”,但王泊却不甚在意。因为本人对此反应不大,所以师兄弟们也没了以外号捉弄王九的兴致。
      更为重要的是,三代弟子中最能打的温九,与这王八是死党!他们二人自幼便同吃、同睡,是穿同一条裤子长大的。
      如今的温纯生正与王九闲谈。他发现,这王九与他的父亲王泊的侧脸特别相象。他清楚地记得,他在武当山溪边练剑之时,王泊于一侧,手执《唐诗选辑》正在摇头晃脑地念道:“噫吁?剑?:醺咴眨∈竦乐?眩?延谏锨嗵臁??倍?约核娼F鹞瑁??肽峭醪此卸恋慕谧嘞辔呛希?侵指芯酰?约褐两袢允悄淹?
      而如今身为武痴的温纯生正在跟王九正大谈风月,说着令宁绍峰一头雾水的唐诗!
      宁绍峰对此却是一窍不通

第57章 唐诗的韵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