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96章 谒见元春[2/2页]

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风住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宝玉兄弟虽年岁渐长,然天真烂漫,一派纯真,令人艳羡,恍若不食人间烟火,只怕不宜在红尘中磋磨,若涉官场谋事,恐...”
     元春闻言,心下一凉,她既知林思衡的能耐,又岂敢质疑其眼光,先前以为宝玉长进的欣喜顷刻散去,竟起身问道:
     “我久在宫中,难知外事,不知宝玉近些年,可读过什么书?做过什么事?”
     林思衡便笑一笑,也不去宽大虚张,只将宝玉平日任性之事挑了两件来说,单只那水月庵一事,便叫元春听得手足冰凉,难以置信。
     她虽与家中不时有言语来往,然宝玉做的那些糗事,王夫人又岂肯叫她知道,每每只夸奖宝玉懂事,更有好大才情,岂料竟是如此?
     元春捂着额头,脚下一个踉跄,唬得抱琴赶忙扶着坐下,元春心下只道,若林思衡所言是实,自家从小疼爱着的弟弟,如今岂非已是一介纨绔草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若果真如此,来日自己有事,又有何人可做依靠?
     林思衡又言道:
     “早前去恩师家中,又听恩师言,兰哥儿再有两年已可下场一试,单说着科举一门,只怕兰哥儿要走在宝兄弟前头了。”
     元春这才想起,宝玉如今竟是连个童生的名头也不曾考下来,心中再不敢不信,更觉悲哀,叹息流泪道:
     “宝玉既是如此,只怕也是家中管教不足所致,我欲请姑父代为教养,可还使得?”
     “只怕不妥,先前将兰哥儿送去,老太太已有此意,然宝兄弟执意不肯,只愿在家中自在度日,若去强求,也是无用。”
     元春便怔在那里,半晌方才按下此事,想着先前皇帝的吩咐,暂且将宝玉之事压下,微微哑着声音道:
     “本宫来时,陛下就曾吩咐,言靖远伯乃国朝栋梁,今日一见,果然如此,惟盼靖远伯奋发进取,忠于王事,再立他功,本宫...本宫在宫内,若闻得靖远伯来日加官进爵,也定当与陛下一同欢喜。”
     林思衡微微抬眉,隔着帘子看去,虽不甚清晰,竟不知为何,却将元春神色中的祈盼,乃至于眼底的哀求瞧的分明,微微垂下头来,念着师父屡次嘱托,微不可查的叹了口气,顺着话道:
     “臣自小受师母教养,常闻得娘娘贤名,虽为两家,不免有攀附之嫌,然臣视娘娘,何如亲姐?
     今朝得见凤颜,聆听教诲,喜不自胜,既得陛下和娘娘嘱托,岂敢不竭尽全力,只盼不负娘娘今日所托,不敢叫娘娘失望。”
     ————
     PS:三轮复审仍旧失败,心中一片怅然无力,本书洋洋洒洒写至百万字,遣词造句,勾勒场景,想着去求一个代入写实,不知废了多少功夫。
     更不欲使众女形如玩偶,一颦一笑,妆点描画,一字一句,皆在脑中,而今删改殆尽,皆作泡影。
     这本书不单单是写给众位来看,与我本人而言,亦是有感而做,意义非凡,而今至此境地,更添懊丧痛苦。
     若原先收入不足,也只罢了,只盼着好好的写完了这书,也是圆了自己的红楼一梦。
     然如今却只为求一个高抬贵手,多少心血面目全非,许多审核之处,更觉荒谬,却又不得不从,其中尺度之严,竟更甚于幼童启蒙之作矣。
     便是如此,仍不可得,不免喟叹。
     况且若依此来写,即便今日复得放出,后文也已无绝难下笔。
     毕竟其中之书浩如烟海,终究是不差我这一本的,自然也不需与我这等不入流的小作者交流沟通。
     这几日里收入悉凭打赏,苟延残喘,然番茄本就是免费平台,而今至此,笔者也无脸面去奢求这笔收入,不免惭愧。
     今形势如此,身心疲惫,又不欲使诸君失望,眼下也只得勉力坚持,真正是“业业兢兢,勤慎恭肃已侍上。”了,直至哪一天真个心灰意懒...
     心绪杂乱,歉意丛生,来日或有负诸位祈盼,先行致歉再三,顿首顿首。
    喜欢。
  

第496章 谒见元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