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的光芒,在太阳的折射下更有魔幻的闪亮之感,整体看上去犹如进入了未来科技世界,与远处青绿色的大楼基调格格不入。
一行人很快随着陆宁的脚步进入了太空电梯发射处,那是位于地下三十米的太空电梯底部。
目前曙光集团所研制的太空电梯升降舱只能容纳七名人员,不过随着技术的快速应用和落地,后续将会扩大升降舱的容量,以便于进行客运和货运的大容量地空运输。
当前太空电梯有两套发射系统,用于客运的是磁悬浮冷发射模式。在该模式下,升降舱可通过太空电梯基座的磁环进行垂直向上的加速,等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切换为可控核聚变发动机提供动力,同时由太空电梯轨道进行电能辅助监视控制。
由于太空电梯基座是从地下三十米开始往上建造,一直建造到高处地面上五十米仍有磁环带对升降舱进行加速与减速,因此有足够的动能可以保证升降舱的启动与降落。
在这种冷发射模式下,启动体验非常舒适,就算没有经过训练的普通人也能承受不到三个g的加速度过载启动。
而另一套发射系统则是常规发射模式,比较粗暴,适合用于大容量货运。在该模式下,升降舱位于平地上的货运发射场,直接进行可控核聚变引擎启动。
由于太空电梯轨道铺设很长,因此货运升降舱有充足的距离进行加速,随着速度的提高,在接近太空电梯底部时,其轨道也以弧线的方式导向了上方的太空方向,升降舱顺势全功率启动了核聚变发动机。
好在太空电梯基座的轨道是经过特殊的加固与设计,可以承受的主升降舱启动与降落时的巨大冲击力。
随着陆宁娓娓道来的介绍,一行人所乘坐的升降舱很快就进入了近地太空,重力已经几近消息。陆宁这也是第一次上太空,望着下面的蔚蓝地球,陆宁心中同样与记者们震感不已。
在他们的下面,是地球,是孕育出人类文明的母亲。
陆宁把视线投向了远方的太空深处,除了茫茫的黑夜以及点点繁星,巨大的空旷寂寥之感涌上了众人的心头。
但就是这个空旷寂寥的宇宙,到处存在着看不见的生与死的决斗,就连地球文明同样为看不到的三体舰队而做出战争的准备。
宇宙拥挤又荒凉。
随着距离曙光一号空间站的接近,升降舱处于减速阶段。所有人都被减速过载死死的按在了座位上。好在现在是在太空之中,经过一次大的减速阶段后过载已经减弱了不少,众人已经准备解开安全带准备出舱了。
随着升降舱传来的碰撞之声,陆宁知道升降舱此时与空间站进行对接。大概又过了三分钟,所有对接已经完成,系统自动缓缓的打开了位于顶部的舱盖。
陆宁等人鱼贯而出,进入了曙光一号空间站。
第33章 太空电梯投入运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