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22章 没个省油的灯[1/2页]

拼搏年代 白色十三号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五一长假刚开始,一条新闻就轰炸了泉南乃至整个太东,因为更具有大众娱乐效果,受到的关注远比三联集团完蛋多得多。
      媒体的报道中,来自青藏高原的藏獒,惶惶然驾临泉南,有人出价1000万,狗主人都不卖!
      这瞬间点爆了人的八卦心。
      什么样的狗这么值钱?藏獒又是什么狗?竟然二十辆奔驰迎接?著名艺术家赵老根亲自开门迎接?泉南的有钱人为什么抢着出钱?
      很多看到相关报道的人,都被勾起了兴趣。
      接着,什么中华神犬,什么一獒战三狼,什么狗中贵族等等,相继出现在网上和报纸上。
      甚至在赵老根的联络下,有些电视台也进行了报道。
      涉及到自身利益,赵老根还亲自上阵,接受采访:“藏獒是国宝,也是世界上很少的珍品……”
      可以想象,当赵老根牵着一条天价狗出现在媒体面前,这条狗还是大家很少见的品种,广告效果会是如何强烈。
      国人从来不缺乏讲故事的能力,媒体逮住一个热点就会猛炒。
      几天之后,根本不用发动,各路媒体纷纷跟进。
      更夸张的,有报纸上的文章,直接说藏獒的综合价值不亚于国宝大熊猫。
      原本,藏獒就有一定热度,现在一阵爆炒,热度陡然增高。
      关注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手里有钱的人。
      其实能混出一定身家的,脑子并不笨,很多人看好藏獒,不是源于喜欢,而是来自于利润。
      这些人都相信,自个不会是击鼓传花的最后一个。
      当然,喜欢狗的同样也不少,藏獒起码能满足基本要求,拉出去倍有面子。
      终归有需求才有市场,否则炒破天也没用。
      临时獒园里,这几天人满为患,过来看神犬的人络绎不绝。
      其中,不乏有交易出现。
      可能在普通人眼里,几十万是需要花费一辈子去赚的钱,但在先富起来的人手里,不过就是随手转账的一个数字。
      连续五六次几十万的藏獒交易,又让一直盯着这边的媒体记者疯狂报道。
      现在这个商业社会,任何一种商品的热销,都与运作和营销脱不了关系,吕氏餐饮也在这场炒作中,积累学习了不少经验。
      忙碌过一阵,马君刃和赵老根专门回请吕冬。
      “来的时候,听老马说吕总年纪轻轻,就赚到上亿身家,我还不服。”
      包间里,赵老根晃荡着正宗猪腰子脸,说道:“这次我老赵真的是大开眼界!要我说,吕总有现在的成功,有真本事!真能人!”
      人年纪在这摆着,吕冬适当谦虚一句:“赵老师过奖了。”
      因为最近犯胃病,赵老根同上次一样没喝酒,端起饮料杯,敬吕冬一杯:“吕总一个点子,一次运作,胜过我和老马折腾好几年。”
      马君刃附和道:“吕总这次真是帮了我和老根大忙。”
      吕冬说道:“两位老师太客气了。”
      不光泉南这边藏獒卖的好,獒园那边生意也火爆,哪怕赵老根现在有千万身家,一个个交易数字面前,仍然止不住心神激荡。
      赵老根再敬吕冬一杯:“吕总是个厚道人,仗义!讲究!”
      有些事,以前感觉模模糊糊的,这次泉南之行,赵老根觉得一层窗户纸仿佛被捅破了,豁然开朗。
      他也看出来了,自个擅长的还是舞台上面,论起经商运营,跟吕冬这种人差的有点大。
      几个人说了些关于藏獒的话题,吕冬也回敬了赵老根和马君刃一杯。
      马君刃还准备联合更多人,弄个藏獒协会主席当当。
      吕冬说话相对谦虚,一副厚实的太东人模样。
      就跟他的外貌长相一样,咋看都像个厚道人。
      吕冬也不会因为炒作藏獒的事就咋咋呼呼,得益于曾经看过的一些东西,确实略懂一些,但实际操作上,更多靠的是许琴这个资深从业者。
      大致就是领导一句话,下属跑断腿。
      公司做大,这本就是正常情况。
      另一边,赵老根各种好话像是不要钱一样往外冒。
      他不但是个聪明人,还是个极其聪明的人,这次觉得吕冬很有一套,尤其利用媒体上。
      在飞机上就冒过的心思,又跳了出来。
      这样一个人,有大钱,还懂媒体,挺合适的。
      有时候,人就是挺奇怪,一旦王八看绿豆,就对上了眼,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最中意的就是他。
      吃着菜,说着些太东东北一家亲的闲话,马君刃说道:“吕总,这次谢谢你款待,我和老根收获满满,你啥时候去东北,去了直接找我!”
      赵老根抢过话头:“别去找他,他整天待在狗园里……”
   &nbs

第622章 没个省油的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