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也是巧合,今日他来穆王府确是因为正事,过几日是他和五皇子的册封礼,宫里有些事让他与穆王夫妇交代一下。
正堂上穆王端坐,三皇子略略施礼道:“臣弟见过皇堂兄,问皇堂兄安好。”
“三皇子不必多礼,不知三皇子忽然前来所为何事?”
“今日臣弟前来,为事有三,其一是关于臣弟和五弟过几日的册封礼,父皇想让皇堂兄宣读诏书,又担心王爷推诿,所以让臣弟来做个说客,先劝说劝说。”
穆王眼中闪过一丝诧异,皇伯父为何忽然让他在皇子册礼上宣读诏书?由是为难道:“在皇子册封礼上宣读诏书必得是德高望重的大臣才行,臣自知一对社稷无功,二对黎民无用,岂能堪次重任,劳烦三皇子回去向皇伯父转达我之本意,另觅贤臣才是。”
其实,在皇子的册封礼上宣诏不一定是大臣,穆王和三皇子心里都清楚,若是亲王为平辈皇弟册封,则此亲王应是已被认定的储君。
当年太子初夭之时宫中有传言说皇上有意立穆王为储君。无风不起浪,皇上当时确有此想,他一想到自己唯一的胞亲手足为救自己而死于非命,一家人凋零至此心里便有着说不出的痛!
那种痛苦即使他让贼人九族尝遍七十二道酷刑折磨至死也缓解不了,他内心的怒火,即使他将所有牵扯此案的贼人做成人彘再挫骨扬灰混入狗食也平息不了。
阿弟那惨烈的死状致使他每时每刻看见临?便觉得亏欠他万分,一世荣华不足以偿,尤其是君乾死后,他看着自己那几个庶出子越发不顺眼,无奈皇后生君乾时落下了病根,自此之后再无所出。那时他冒出了传位给临?的大胆想法,并且越来越强烈,直到?儿那场突发的疯病,犹如一盆冷水将这个火苗浇的连烟都不冒了,宫中谣言由此偃旗息鼓。
人们心里明白,三皇子也自然知道,皇堂兄无法承继皇位。父皇就算是再糊涂,也会知道,一国之君,万众脸面,怎能由一个随时都有可能犯病的人担任?虽说史书上确有傻子皇帝,譬如晋安帝司马德宗,但人家是实打实的嫡长子,穆王非嫡非长,父皇想一意孤行都师出无名。
此刻,穆王听到皇伯父让他给同辈皇弟册封这个消息后内心是掀起了一片波涛,有时他真的搞不懂皇伯父的心思,譬如一日黄昏后将他叫到上书房与他谈论父亲生前的丰功伟绩,说着说着便话锋一转,问他,?儿觉得当皇帝如何?
穆王当时回道,九五至尊,高处不胜寒。
皇上答曰,尔不登高处,怎知它寒?
穆王那时没有体会到皇上说这话的含义,直到皇上迫近他,居高临下,眼里满是期许道,?儿可想登高望远?
饶是穆王当时再年幼,也懂得了这话的意思,惊的呆若木鸡,连连摆手,他是真无此心,虽说皇上当时没说什么,但是对他的要求确更加严格了。直到后来他突发疯病,皇上才慢慢松懈,最终俨然放弃了这个想法。
如今皇伯父忽的让他给平辈亲王册封,穆王有些忧虑,这么多年了难道皇伯父又起了此意?
莫说别的,单是他那个怪病也足矣让皇伯父打消那个念头了吧,但是皇伯父此举又有何深意呢?他实在想不明白。
也可能是单纯想给他荣誉吧,不过穆王不想去还有一层原因……
三皇子继续劝说道:“如此彰显君恩浩荡的差事,不知皇堂兄为何犹豫,难道是因为那病情?”
第73章 贵客[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