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汐韵见过大江南北的自然眼界开阔,吴曼姿出身武将世家从小耳濡目染的,心境也比一般闺门女子豪迈些。她们的诗作与一般女子略有不同,眼界不拘于闺门之中,并不是说开阔豪迈的诗风略胜一筹,而是如此有气势的诗句从一个婀娜多姿的女子口中说出实在令人耳目一新!
世间女子大多不识字,世人自然鲜少能看到女子眼中的家国。
这也是上一度诗会,她二人为何十分出彩的原因。
花令又行了几圈,场上的人已所剩无几了。宋汐韵把这为数不多的人看了一遍,竟有个熟面孔,那便是江曼姿前几日提到的那个倾慕她哥哥的郭三小姐——郭倩儿。
郭倩儿一袭杏花粉纱半遮面显得十分落落出尘。
“秋。”监官依旧高亢地念着花令。
接这个花令的女子是个眼生的,宋汐韵不认得,只见她并未戴面纱,是已作人妇了。看起来年纪也不小,四十左右的样子。那妇人的眸子缓缓地转了两圈便起身,哀婉道:
“秋来百花凋,乡思如枯茅。
野火不尽烧,东风拂又高。
谁家碧玉萧,吹起阳关调。
此间无故交,只有心上好。”
这里没什么认识的好友,除了心上人。
“不错。”宋汐韵默默点头,看来是个远嫁的娘子想家了呢。
监官高声道:“好。”
轮到郭倩儿了,她缓缓起身道:
“好江南,风吹桃花面。
凋朱颜,将士出征难。
冬日寒,心系玉门关。
谁人怜?马革裹尸还。”
郭倩儿怎能不知宋汐韵和江曼姿诗风出挑的原因,她这一作另辟蹊径把战争和家中守望的亲人相连,说的铿锵婉转,引得人共鸣。
“谁人怜?马革裹尸还。”单这一句便揪了众人的心,一些经历过塞外厮杀的看客不禁流了两行清泪。
花令又绕了几圈,场上便只剩下戚夫人与江曼姿宋汐韵了。
最后戚夫人撤下最后一条红穗子,心有不甘地败下阵来。宋汐韵和江曼姿隔席而望,仿佛又回到了三年前那场秋社,那次到最后也是成了她两人的主场。
场内场外气氛更加高涨,叫好声此起彼伏。宋汐韵始终没有注意看台上有几束炽热地看着她的目光。
监官也被这热闹感染了些,用着有些嘶哑的声音更加用力地叫着花令,道“勤!”
这个字该宋汐韵来接,也许是太阳已快到正中的缘故,宋汐韵只觉热的发汗,一阵紧张的思索下,沙漏的沙子流出了大半。
宋汐?握着笔的手心捏着一把汗,看着长姐丝毫没有想起身的样子不禁担忧了起来,嘴里小声咕哝着:“勤、勤、亲、覃、沁……”只要音一致,都可做首字。
秦钦道:“你叫我?”
宋汐?白了他一眼。
秦钦又打趣道:“都是一个父母生的还是龙凤胎,怎么一个美目盼兮,一个死鱼眼!”
“唉,沙要滴尽了。”李兴可惜地拍了拍桌几。
宋汐?一怔,忙看了一眼沙漏。
&n
第35章 出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