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发明显是被惊着了,絮絮叨叨地说着:
“你都都没给太阳出来的机会,整片天硬生生被你的文气给染亮了。文气都积成了厚厚的一层云,青色的闪电就开始乱劈。”
“我大概看了一下,这动静覆盖之地至少也得得有四千多里,你要是再多写点。那云估计就能直接干到咸阳去了。”
“娘的,我虽然不太懂啊。但是我也看出来了,你那些诗里最差都是镇国诗啊!我的天,你脑子怎么长得?”
“之后,更是字字腾空,字如丝弦,诗句自吟,声传万里。那文气化成云中落下了雨水,我淋了一场雨,觉得身子都壮硕了不少。你没发现院子里本应该在春日盛开的花,现在都开了吗?整个秦国应该都知道咱们黎阳郡出了个了不得的诗才了!”
“就这二十多首诗出来,我估计是没人敢说什么在你面前写诗了。”
“而且,你这诗,至少让我们整个秦国都要强上了一成!就凭昨夜那场文才之雨!尤其是这黎阳郡,二十年之后,肯定会出不少有才之人。”
声传万里?文气化雨?
这么大的动静?
秦舟恒也惊了。
还不等他开口,王德发又凑到了他的耳边,用仅有他们两人才能听见的声音说道:“贤弟,还有啊。你以后可别乱喝酒了,搞不好会死人的!”
说这话的时候,王德发还竖起手掌,在自己脖子上比划了一下。
“什么意思?”秦舟恒没明白。
虽然说自己这作诗是夸张了一些,但也不至于要命吧。
“你昨晚作诗的时候,还唱了一首歌。”王德发似是心有余悸,又四处看了看,发现暂时没有人不长眼凑上来之后,才接着说道:“唱得什么你知道吗?”
“什么?”
“奴隶们起来,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你自己品品你这唱得!”
说着,王德发擦了擦额头的冷汗:“昨晚上,老子和你嫂嫂直接给吓醒酒了。去外面拦着,生怕别人过来听见了。”
不只是王德发,秦舟恒一听,同样也是一身冷汗。
这确实是吓人啊!
唱什么不好?唱国际歌?
我还真是又红又专!
可这歌放到这个年代,让别人听去,告个谋逆……十有八九是要砍头的!
更别说还有王老哥说得那无孔不入的秉烛人在!
不行不行。
秦舟恒很快就打定了主意,以后打死也不喝酒了。
这要是喝醉了,指不准又干什么荒唐事了。
我可没有多余的脑袋给砍。
这时,一声惊叫声传来。
“小秦诗仙出来了!”
两边高台瞬间就混乱了起来。
“诗仙,老夫扈文山,作了一辈子酸诗,今天看见了诗仙这些诗。老夫只感觉这辈子都活到狗身上去了。”
说这话的人,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
人群中很快有人看出了这老人的身份。
“那是扈举人,修身境的儒生啊!”
“没想到他也来了。”
“不然呢,昨夜的动静我看了。成诗二十三首,镇国诗不过才六首,剩下的还有七首千古,还有十首传世之诗啊!酒后趁兴,随意而就,就这本事,说他是天上谪仙一点也不为过。”
“十首传世?”
“居然有传世诗?”
这时候,所有人都惊了。
包括秦舟恒在内,他可不知道这些诗究竟是什么等级,这怎么随便一作就成传世诗了呢?
诗文里最高等级的,好像也就是传世了吧。
什么叫传世?
说明这诗已经突破了意,到了“境”的层次,甚至触摸到了道。
无论从什么方面看,这诗都是毫无缺点,足以万世诵之,千秋不朽。
扈文山点了点头,叹到:“没错,传世之诗,还是十首!”
“传世之诗,一字千斤,你看其中几首,落字之处,地面是否凹陷下去了三寸有余?”
“传世之诗,字字珠玑。你看那几首,字明明是写在泥土中,是不是却露出了如玉一般的光彩?”
“最主要的,还是昨夜的异象!”
“诗文腾空,天下皆知。字如丝弦,诗句自吟,声传万里。这正是传世诗的异象。天地诵读的那十首,便是传世佳作!”
说着,扈文山随口念了一首自己的诗作。
“乘风逐日去,俯瞰白云间。”
脚下升腾起了一团清风,托着扈文山腾空而起,落在了秦舟恒身前。
还不等秦舟恒开口,扈文山弯下腰,冲着秦舟恒长长一拜。
这举动,给秦舟恒吓了一大跳。
“举人快快请起,您此为何意,小子没有功名在身,
第22章 民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