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头家的牛车是村里唯一的交通工具,如此宝贝,自然不能天天使,按老王头的说法,得把牛当儿子养,它才能心甘情愿为你卖命。
正常情况下大水牛都是做一休一,如果实在是家中有急事,老王头也不是那不通情达理之人,可以跑,但得加钱,这么多年过去,村里人都达成了共识,要去镇上的都会挑在老王头赶车当日,早早地在车轮树下等着。
沈家离村口不远,这天沈寻出门也很早,所以当看到老王头蹲在车轮树下,叭哒叭哒地抽着旱烟的时候,一瞬还以为认错了人。
沈寻揉了揉眼睛,靠近一看还真是老王头
平日里老王头来得比较晚,村里人想要坐牛车,得早点到车轮树下守着,直到牛车慢慢悠悠赶过来,众人再自觉地依次上板车,等人都坐上车了,老王头就会毫不留恋地赶着牛车离开,所以,老王头是从来不等人。
沈寻嘻嘻哈哈地上去打招呼道:“王叔,今天这么早呀”
“哟,二妞来啦”
老王头眉开眼笑地回应着,看来今天的心情不错
见此,沈寻也来了兴趣,于是笑着问道:“王叔,你这是遇啥好事了,咋这么高兴”
这会没人,老王头也闲得慌,于是深吸一口旱烟,烟雾缭绕中打开了话闸子
“村里新搬来的易家,你可知道?”
老王头就是那么一问,也没等沈寻接话,接着说道
“那易家小子也是我看着长大的,昨天我刚到家,那易小子就找上门,说要包了牛车,让我把他儿子送到麓林县的学堂”
听到这,沈寻想起张三郎也在麓林县的学堂,就是不知道是不是这么巧。
见沈寻轻咳了声,老王头把手中举着的烟杆离远了些,扭着脖子说道:“虽说这钱给得足,交待得也妥帖,但这事不是这么办的呀!就拿咱们村里说,但凡有个能上学堂的那就是光宗耀宗的大事,这易家倒好,扔下几个钱就不管了,这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易小郎是捡来的,这么说也不对,谁家会送捡来的孩子上学堂?”
“于是我就多问了一嘴,反正多个人也不涨价,当爹的至少把孩子给送到学堂门口啊,结果磨磨叽叽老半天,说是家中有事忙不开,让我帮着多看顾看顾,忙啥忙啊,这么重要的事情都能让孩子一个人去,唉,这都啥事啊”
老王头还在那里琢磨,沈寻像是鬼使神差般抬起了头,果然,金银山领着金银花朝着这边过来了,不远处的旁边还有一名少年的身影。
意识到那人是谁后,沈寻的心脏不争气地紧张到砰砰直跳,少年像是从迷雾中缓缓走出,随着身影越来越清晰,沈寻的心绪也渐渐归于平静,直到几人来到车轮树下,沈寻才认真且客观地打量起眼前这名少年。
他身着一袭藏青色长袍,背脊挺得笔直,束起的头发一丝不乱,与苍白的脸色形成对比的是一双清透明亮的眼睛,细看之下宛若浩瀚银河,与梦里所见一般,抿紧的嘴唇在这张稚嫩的脸上格格不入,整个人显得多少有点少年老成,相比成年后似乎更加稳重,难道这人是越活越回去不成?
易归言朝着几人微微点头,然后走到老王头面前,拱了拱手道:“让老人家久等了”
古往今来,老王头哪里遇过这么有礼貌的娃子,心中又是感慨又是叹息,两只手搓了搓,有些许不知所措,粗粝的老脸笑成一朵菊花,忙道:“没等没等,乡下人习惯早起了,没耽误小郎的事就成”
说完就去树后面把大水牛赶过来,然后招呼几人上车
从此,老王头狂娟酷帅冷的形象算是彻底崩塌了,这态度,热情又周到,沈寻心想,也许这次易家给的,真的有点多,不过,他们几个也算是蹭到了。
这一路上还算安静,除了老王头秉承优良的服务精神,艰难地挑着话头,跟易归言有一搭没一搭地尬聊着,但是没一会,就觉得,这跟文化人说话有点费劲,于是把话头转向三个没文化的,结果一问一答没几句后,老王头就泄气了,现在的年轻人太不会聊天了,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接下来的路程,老王头消停后,就彻底安静了,这一路沈寻偷偷地瞄了几眼易归言,即便是在颠簸起伏的牛车上,这个人都坐得端正,不说话的时候目不斜视正视前方,不过眼神似乎有些空洞,不知道是在想什么,还是什么都没想。
这怕是两个人吧,现在明明就是个言行得体端正的少年郎,怎么长大了就变成那般模样?难道年纪越大就越是放飞自我了?
不管是梦中的成年版易归言,还是面前这个少年版易归言,事情越来越玄幻,已经超出了她的认知。
没一会,沈寻就放弃纠结这个问题,毕竟她不姓江户川,实在是能力有限,有些事情也只能慢慢来,心放宽后身体也放松了下来,在大牛车摇摇晃晃中昏昏欲睡,于是靠着银花睡着了。
沈寻不知道的是,她闭上眼睛后,那个目不斜视的少年转过头来,也看了她一眼,但随即就收回目光。
对于第一次见的人,沈寻的眼神中不仅有打量,还有强烈的探究,即便隔着距离,易归言还是发现了,于是注意到这个面容清俊的少年,虽然不过初见,但还是能从其言行间感受到那四射迸发的旺盛生命力,如同烈日般炙热到令他羞愧。
沈寻眼中的惊讶,不得不让他觉得奇怪,毕竟两人彼此并不相识,但也就只当是少年人好奇心重,于是假装不知,直到听到老人家唤其二妞,才注意到原来竟是名女子,不由深感自已的迟钝。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沈寻才被摇醒,迷迷糊糊
第6章 易归言.覃巧丽.大水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