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九十六章 元宵节的安排[1/2页]

大唐火力全开讨债李世民 坏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李寿的第二次手术,无惊无险顺利完成,有些人反而有点失望。
      他和三个老婆刚走出太医署,一群兴奋的女人将他们围住。
      “五哥三位嫂嫂,你们说我们那十个广告位,拍了多少银子?”
      四人仔细想了一会,柳风铃报出一个数字:
      “三百两?”
      众女齐摇头,翟青鸾说:
      “五百?”
      “八百?”
      带欣报完,大家的瘾过足了,李明达说:
      “八千四百五十两。”
      李寿也被惊到:“怎么拍出那么高的价?”
      “我们亏了,要是不搞守株待兔,我们还能拍得更多。”
      李明清将李明达的忽悠说出:
      “早知道,就派人去通知京城的商人。有许多大商家都没来,要是全通知到,远不止这点银。”
      李寿很认可她们的话:“下次可以好好通知,不限于京城的商家。下次能刊登在更多报纸上,应该还能拍出高价。”
      一群女人没舍得回去,准备又去越王府商量大计。
      李寿回到家,一路跟随的壮年男,才找到奏报的机会。
      “殿下,昨晚我们发现一些可疑之处。”
      壮年男将王志先的事情说出:
      “我们查过,王志先已离京好几天。平时都走正门,昨天一回来就后门,这事一定不寻常。”
      李寿派的这些人,都是他在百济高句丽那些探子。这些人的经验和头脑,都不用怀疑。
      李寿已查到李泰不少事,李泰喜欢结交官员,但并无拥兵起事的迹象。
      李泰幕僚多,还养了不少文人,开销很大。
      难得做青楼生意,赚了不少银子。
      这些事能看出,李泰很有野心,只不过走的不是李承乾那条路线。
      “如此神秘,是不同寻常。盯紧王志先和那人。有什么异常,随时向我汇报。”
      ……
      再过一天就是元宵,京城的人越来越多,回来的官员也逐渐增多。
      现在朝官已开始正式上班,这天早朝,李恪站起来:
      “我大唐正处于鼎盛时期,太子之位不可久悬。五弟德才兼备,有能力辅佐父皇,带领我大唐走向辉煌。儿臣请封五弟为太子,以安民心。”
      李寿还以为是李恪的意思,最后才知道,这些是李世民之意。
      继李泰后,李世民又准备两人、李恪和李佑。
      今天李恪说完,再过两天,轮到李佑。
      李佑的第三次说完后,李世民将会正式册封李寿为太子。
      李寿感觉有点累,如果不是他知道要演三次戏,他现在就准备答应。
      “儿臣现在还年青,有许多事都在学习中,难胜任太子之位。”
      一番废话说完,第二次的戏演完。
      虽然是戏,李世民很高兴:
      “明日元宵,四城门不禁城门,京城所有地方,皆不禁夜。赐百官御酒一坛、糕点两份,与普天同庆。”
      “多谢圣恩。”
      大家谢完恩,岑文本问:
      “今年的灯会,朝廷如何安排?”
      这时候的人,视元宵为新年后的第一个大节,搞得十分隆重,共有三天。分别为试灯、观灯、收灯。
      往常,朝廷都会举办一些灯会,这次也不例外。李世民笑道:
      “此事朕已安排好,在四城和宫外,各建一个赏灯台。所有开销,由朝廷负责。”
      很少发话的李佑站出来:
      “父皇,四哥和儿臣,在儿臣府外,搞一个颇具规模的灯会。不但有文人墨客,还请了一些在前线致残的军人,现场讲述他们的故事。到时父皇和各位兄弟有时间,可以去看看。”
      李世民很欣慰答应,李寿很惭愧。
      李寿回来,除和朝廷商议那些军人的封赏抚恤等事情,平时都没想过大家。
      李佑这法子不错,李寿当场表态:
      “明天一定去六弟那里打扰。”
      李泰虽和李佑合伙,全程没说半句,只是带着一脸的笑意。
      ……
      众公主又有事情做了,李世民安排她们负责灯会。
    &nb

第四百九十六章 元宵节的安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