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三十章 积极的商人[1/2页]

大唐火力全开讨债李世民 坏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战争是残酷的,并非人人都和李寿一样,兵马越打越多。
      刘仁轨领五万兵马,从盖牟城那边开始攻击。
      打到现在,还剩下四万三千人。
      这些人,其中有一万三千多人是降兵。只是唐军,就牺牲了两万余人。
      但他们消灭的人也不少,打到这里,俘杀十几万高军。
      两军会师,众友相见。李寿一高兴,又破费一次,请大家吃一顿大餐。
      “渊炳仪是个聪明人,他与我们在熊津江口对峙。晚上撤走,第二天仍有人在那里守卫,看不出有异。直到第三天,我们才得到消息。在熊津江口守的,是他安排的骑兵。没损失一人,逃到南方。”
      能从刘仁轨手中平安溜走,李寿反而觉得他们并不吃亏。
      渊炳仪的兵马比刘仁轨的多出不少,一旦开打,就算能胜,他们也绝对是个惨胜。
      “听说高舍斋在镇南城那边大肆招兵,我们不能在这里耽搁了。待你们休息几天,我们就去伐之。”
      何宗宪等广州将领也在刘仁轨的部队中,还牺牲了两个将领。
      这一路来他们考虑的事,不比李寿这边的将领少。何宗宪说:
      “他们的兵力虽不少,若要长远打算,他们应该不会死守镇南城。以南部的地形来看,磨石关地势险要,能扼制住南部西北要道,是必守之地。东面有两座城、柳叶城和望原城,他们可能择一而守。另他们还要防御我百济的军队,三个地方都得分兵。”
      李寿点点头,这事他虽没有考虑,有人考虑过。
      “他们分兵,对我们也有好处。我们不用分兵,只需攻击一处。我已派人去打探,看他们如何安排,再针对调兵。”
      尉迟宝琳问:“殿下想要强攻还是智取?”
      李寿扫了一眼,见大家对此都很感兴趣:
      “要使计,也得打听到他们的布置才行。总之一句话,宁可多花些时间,也要最大化减小伤亡。”
      刘仁轨深以为然,他已彻底服了李寿。
      他们打仗都已很小心、很在乎自家伤亡,伤亡仍那么大。
      李寿这边,无论是伤亡还是歼敌数,都远远将他们抛在后面。
      刘仁轨最佩服李寿的是劝降,现在李寿的军队,快成高军的天下了。
      “殿下如何处理京城这些俘兵?”
      “劝降五万人,其余的待战事平定后,全放回家。”李寿说:
      “那些人的心已差不多被洗干净了,明天可以将那五万人挑出来。你整理一些可以提拔的将士出来,任命他们为新军将领。”
      ……
      李寿在外面忙,柳风铃几女在家里给他帮忙。现在有了个办事能力不错的带欣,她们更能应付。
      李寿在军营的宴席,几女并没有去。下午,两人来访。
      “郑学庆、郑启华拜见越王妃。”
      柳风铃几女认识郑学庆,李寿还在广州,想收买几个百济高句丽商人当内奸,郑学庆是其中之一。
      柳风铃示意父子俩坐下,郑学庆说出来意:
      “小人一直在联系我高句丽商人,已联系到来自各地两百多个商人。有些事,他们想让小人来问问殿下。”
      一听是有关商人方面的事,三小也来了兴趣。
      她们一有兴趣,几个大人就没多少说话的机会了。李明玉将话接过去:
      “他们让你来问什么事?”
      郑学庆在广州见过三小,一点不觉奇:
      “现在高句丽已是大唐领土,这里的人也是大唐百姓。大家想问问,我们能不能像大唐那样,成立商会。商会能不能有些特权,比如办理路引这些?”
      这事并不是其它人问的,是郑学庆自己提出来,其目的不用问。
      仁佑铭在百济搞得风生水起,已成为众商之首。
      郑学庆看着眼热,这次李寿又没用他,他想从商会开始着手。
      这事三小不知如何回答,柳风铃说:
      “你们可以成立商会,办路引可能不用了。相公说,待平定高句丽后,就全面实行身份证制度。以后每人皆有一张身份证。

第四百三十章 积极的商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