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二十八章 合并的条件[1/2页]

大唐火力全开讨债李世民 坏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宴会在皇宫举行,因为要说些事,李寿没请其它人参加。
      就他们一家人,宴请带家三人和同来的王庆宗。
      这样的安排,让豆莫娄国几人更高兴。
      从他们的口中,李寿又知道一些事。
      带高太软弱,没有阴惠真。怕若李寿不高兴,还劝惠真去投大唐。
      惠真已将李寿当成大仇人,哪肯去投。带着他那几万兵马,去了更北方大草原。
      惠真能远离这里,李寿虽有些遗憾,暂时还算能接受。王庆宗说:
      “现在北方??几族,听说仍在争论投唐之事。以那克隆为首的人,主张投唐。禄旺北等人则只答应依附于唐,不愿相投。若是殿下有需要,我们可以助殿下一臂之力。”
      这事李寿知道,那克隆已带信来。目前他们的势力占了上风,剩下的李寿并不是很担心。
      “如果真到那时,定会麻烦你们。”
      “不麻烦,”带高说:
      “殿下不犯我们,我们已商量好,奉大唐为宗主国,接受大唐封号。大唐若有需要,定全力相助。待这次回去,我就派人去长安上交国书。”
      带高这样说,李寿反而有些不好意思,看向带欣。
      现在的带欣没说几句话,脸色有些红润。
      李寿想到给带欣戴面具时的情景,竟生出几分莫名的情丝,有些惊讶。
      一顿饭吃完,柳风铃几女依计,将带欣带离大殿。
      只剩下带高和王庆宗,李寿将话渐转入正题:
      “听说豆莫娄国,只有北方??几族的一半大,大小城镇也只有十余座。如此地方,万一有强敌去袭,你们以何御之?”
      两人听得一呆,他们想投大唐,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寻求大唐保护。
      大唐为新罗出兵,战百济和高句丽,深得这些邦国之心。
      一些好久没去上供的国家,也都争着去。反正大唐不会让他们吃亏。
      带高以为李寿不想保护他们:
      “若真到那时,我们只有举国御之。希望这样的噩运,不要降临在我们身上。”
      李寿知道带高是个软弱无能之人,暗自摇头:
      “小国如小堤,难防大洪冲击。任何地方都会有天灾,就算碰到百年不遇的大水,也会带来灭顶之灾。小国要想传承下去太难,要想传承下去,只有合并到大国中来。”
      两人明白了,带高和王庆宗对望一眼,后者说:
      “多谢殿下好意,我豆莫娄国,并非只有我们。许多人过惯了自由的生活,不想受到那些约束。”
      “合并到大国中,对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影响。对于大王,反而有好处。”
      李寿为了忽悠到带高,就像在哄小孩似的。
      “当王不过是多了些权利,若论其享受,并不一定比那些大家大富好多少。为了那点权利,要冒的险太大。手下的背叛、甚至还要防着亲人背叛、外敌入侵等等。一旦灭国,亲人为奴都是最好的下场,有可能会被举族尽灭,连个烧香祭祀的都没有。”
      带高呆呆无语,李寿继续忽悠:
      “许多人都向往天家好,岂不知天家的烦恼最多。就算能掌握别人的生杀大权,连自己的命运也掌握不了。隋炀帝杨广在临死时曾说:恨生于天家。仅一年后,他的孙子、隋恭帝杨侗在临死前,同样发出如此感慨。如果他们生于普通人家,何至于此?”
      隋炀帝杨广有没有说这句话,李寿自己也不知道,他纯粹是在瞎编。
      听说杨侗被王世充害死时,的确说过恨生于天家的感慨。
      带高长叹一声:“殿下真要我们投大唐?”
      李寿厚脸皮有些发烫:“并非一定要这样,我只是为你们着想。要是大王愿意相投,我至少能保大王三代衣食无忧,过得绝不比当大王时差。”
      这保证李寿敢给,看在带欣的份上,他可以为带高求三代郡王的待遇。
      带高看了眼王庆宗,对方借故离开。
      “要我们投大唐也行,殿下能不能答应我一个请求?”
      李寿大喜,他以为带高的请求是治好带安,想也不想就答应下来:
      “大王请说,只要我能做到,一定不会拒绝。”<

第四百二十八章 合并的条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