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二十八章 高桓文劝降[1/2页]

大唐火力全开讨债李世民 坏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李寿了解到逃走的怀长青,心里暗道可惜。
      怀长青是大通城的太守,算是一个高官。因为是文官,没有被绑。
      受到这件事的影响,无论是文是武,全都绑上。
      李寿将扶余泽招来:“扶余将军可愿投我大唐?”
      李寿觉得这个扶余泽虽不是人才,有降将的天赋。
      最后一刻不但没自杀,还让剩下的千余人受俘?
      扶余泽果然没有殷丰刚,将头偏在一边:
      “我生为高句丽之人,死为高句丽之鬼,岂会降于唐国?”
      只有新罗帮忙还不行,现在还是在新罗地盘上。
      高句丽的一些事,新罗的人也不知道。
      李寿很想招一帮高句丽的降官降将,职务越高的越好,这事他已在准备。
      “就算不愿降我们,可愿降你们的郑王?”
      扶余泽呆住,李寿接道:
      “将军也知道,现在的高藏得位不正,渊盖苏文更是高句丽的大仇人。将军既然忠于高句丽,就应该和他们划清界限,投于郑王门下,为荣留王父子、和众位大臣报仇。”
      扶余泽不太相信:“郑王殿下在你们那里?”
      “我已让人护送他去大通城。”
      高桓文是李寿对付高句丽最要的王牌,这次他已带来新罗。
      “这次绝非是我大唐要侵犯你高句丽,郑王去我大唐求援,哭求我们带兵讨伐高藏和渊盖苏文。我们实在看不惯,才应他所求。郑王才是大统,那篇讨伐檄文,也是出自于他之手。”
      高句丽的事,扶余泽比李寿更清楚:
      “唐国以后准备如何对我高句丽?”
      李寿正色道:“讨伐伪王奸臣,尊重郑王选择,也尊重高句丽百姓的选择。”
      扶余泽哪知道李寿话中有话,颇为满意,口风也为之一变:
      “现在满朝文武,几乎都是渊盖苏文的人。想要讨伐,只怕不容易。”
      这些事,李寿早已想好:
      “他们有满朝文武,你们也能有。我会帮郑王,建立一个属于他的朝廷,与渊盖苏文对抗。”
      扶余泽不算傻:“这些事,待我们见到郑王后再说。”
      ……
      姜世昌今年四十多岁,是高句丽一员老将,也打过隋高之战。
      从来没像这次,还没和李寿见面,就被对方吃掉一万兵马。
      另外那一万二千兵马,也岌岌可危。
      为了救援扶余泽的部队,姜世昌亲率两万兵马,抄小路赶来。
      天色早已落幕,谁也顾不得休息。
      忧心如焚的姜世昌,跑得找不到东南西北时,从前方传来一阵嘈杂声。
      很快,一个熟人出现在姜世昌面前。
      “怀大人,你们来了?”
      “大帅,大通城的弟兄,全完了。”
      怀长青哭着将事情说出,姜世昌身体晃了晃,被旁边的侍卫扶住。
      “是谁建议扶余泽,伏击那些追兵?前方有唐军,你们竟想着打后方唐军的伏击?就不怕被前后夹击?”
      现在怀长青也知道,他们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所以他绝对不敢说是他出的主意:
      “是郑光郑将军的建议,下官也劝过扶余将军,不要伏击那些追兵,可惜他没听进去。”
      又听到一个全军覆灭的惨事,四周的兵将又惊又怒。黑常春请命:
      “大帅,末将愿为先锋,去追击那些唐军,为死去的弟兄报仇。”
      “末将愿一同前往。”
      高军常打胜仗,士兵还是很不错。姜世昌也想再冲动一回,可惜他不敢。
      “李寿一直想打我们的伏击,我们此去,可能正中他们的下怀。传令收兵,将这里的事,快马报于元帅。即日起,死守汉山。”
      ……
      李寿没有在小路傻等,休息好,将伤员包扎好后,第二天一早来到大通城。
      来到这里,遇到一个小问题。
      大通城只是一座普通县城,地盘和人口都不大,军营无法装数万大军。
    &n

第三百二十八章 高桓文劝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