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一十七章 到金城[1/2页]

大唐火力全开讨债李世民 坏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新罗、高句丽、百济三国相互为邻,皆有土地相连。
      这样的环境,李寿在百济做的事,早已传到高句丽。
      只是现在的通信不发达,有些事,两国还不太清楚。
      高句丽平壤皇宫,朝殿上,左右文武官员,看着中间一个正在念文章的中年男。惊怒中,含着深深的忧虑:
      “致高句丽百姓书:高句丽建国数百年,君明臣贤,百姓丰衣足食,如天府之国。然世事总难圆满,今有高句丽奸臣渊盖苏文,残害大王、太子及一干忠臣。此天怒人怨之事,引得百国共愤。今大唐军队兴义师,推翻伪政,讨伐奸臣、解救高句丽百姓……”
      这道讨伐檄文,是李寿搞的先理后兵。落款也让高句丽这帮人心惊,是他们熟悉的郑王高桓文。
      念檄文的中年男,身份也不普通,是高句丽大相朴成会。
      朴成会顶着压力念完,看了眼坐在龙椅之下的壮年男。不用大家声讨,他接道:
      “岂有此理,这是唐国的诬蔑之词。大王和太子乃是被郑洪等奸贼所害,大莫离支费尽心力,为大王他们报了杀身之仇。我高句丽百姓皆知道,绝不会听他们胡说八道。”
      龙椅之下的壮年男,身材高壮、头大脸长,双眼不怒自威。他就是李寿要讨伐的对象、渊盖苏文。
      渊盖苏文当权自,自封为大莫离支。这个职务已超过宰相,军政一把抓。
      渊盖苏文比大家表现都平静,将朴成会手中的檄文接过来:
      “唐国侵略完百济,调头来对付我们,用这样的伎俩不奇怪,我们不用理会。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痛击来犯之敌,让他们知道,我高句丽非百济,要让他们像二十几年前那样,有去无回。”
      高句丽对上大唐,并没有太多的恐惧。
      隋炀帝杨广几征高句丽,结果伤亡惨重,最终导致灭国。
      右首一个身高七尺、脸上肌肉如铜铸的壮年男很有信心:
      “听说他们只有兵马几万?当年隋朝时,数十万大军都葬送在这里。他们这点兵?只够我们塞牙缝。大哥,我愿领兵五万,他们的人头带来献给你。”
      壮年男叫渊苏武,是渊盖苏文的亲二弟。渊盖苏文当政后,让他成为武将之首。
      在左边一个须发半白的老头说:
      “正因为他们的兵少,却能将百济灭国,这点我们就不可轻视。渊大人,百济武将燕归来已到数日。可将他招来问问那边的情况。”
      燕归来到平壤,渊盖苏文嫌他是个败将,一直没有召见。
      “尹大人说得是,多知道些总是好,宣燕归来觐见。”
      大家都很自然,几乎忽略了渊盖苏文上面还有个人。
      坐在龙椅上之人,是个十几岁的少年,少年身胖脸圆,两颗小眼睛一直在看他们。
      非常有自知之明,半天没说句话。
      这个少年叫高藏,帝号宝藏王。原是荣留王高建武之侄,高建武死后,被渊盖苏文立为大王。
      燕归来很快被带到,受了几天的冷待,脸上一点看不出委屈。
      “燕归来拜见大王,拜见渊大人。”
      “燕将军请起。”
      高藏终于能开口说句话,也就这一句。
      渊盖苏文问:“听说燕将军与唐军交战数次,能不能给我们说说,唐军都有些什么特别之处?居然在短短几个月,就将你百济灭了?”
      燕归来来这里,受到不少冷眼。
      现在他的脾气改了许多,要不是为报仇,他早已另投它处。
      “惭愧,我和唐军只交战一次。唐军除在速合城那边,真正的战争,只打了一次。”
      大家全呆住,就连高藏也一脸想不通。渊苏武问:
      “一次就将你们灭了?”
      事已至此,燕归来已不怕丢人了:
      “只一次,那次还是我们想从三面围攻他们。李寿聪明,先一步跳出包围圈,迎战我们。当时我们有两万五千多兵,战马六千多,由?则于带队。他们有一万二千兵,全是骑兵,李寿亲自指挥。那一战,我军只有一两千人逃出来,他们的损失,大概也只有两三千。”

第三百一十七章 到金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