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九十七章 最后的挣扎[1/2页]

大唐火力全开讨债李世民 坏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共四万五千多兵马,被?则于卷走两万几千人。
      虽不完美,自己人一个没事,李寿还是很欣慰。
      扶余义慈搜刮的钱财不少,他们得到的东西,并没有全给那些大户,只给了一半,另一半以辛苦费为由吞掉。
      军中主营,一群将领齐集。
      “?则于的大军才走半天,我们要是现在派人去追,有可能追上。”
      大家又是一箭没发,正在兴头上,纷纷要求去追击?则于那些逃兵。
      李寿暂时没回话:“后面的城池中还有多少百济兵,哪座城的百济兵最多?”
      刘得旺说:“后面的城池中,还有一万二千兵马。最多的是大耶城,有五千兵马。另外还有益山城有两千,其它地方,最多只有几百兵。”
      还有一万多人,李寿问:
      “刘将军以为,他们会逃向何处?”
      “应该是去益山城,”刘得旺很有把握:
      “益山城差点成为京城,那里人多城大,适合守城。大耶城虽大,是新罗的城池,他们不可能去那里。”
      李寿点点头,看了一会地图:
      “这里去益山城,大概要五天时间。我们以扶余义慈的名义,快马去益山城,那里的两千兵马会不会开城投降?”
      李寿的意思大家懂了,想抄?则于的近路去益山城。张节回答:
      “守那里的将领叫扶余至能,是扶余义慈的堂叔。要是扶余义慈亲自写信,他应该会降。”
      还有一万二千兵马,这数量不少,李寿不想便宜?则于。
      “其它城池以扶余义慈的名义,写信令所有官兵就地解散。准备一万两千骑,绕道他们前方进入益山城。另准备四万兵马,从后面追击他们。”
      开始大家对李寿的保守打法不以为然,李寿再一次不发一箭,将扶余义慈摆平。
      大家不止是习惯李寿这种打法,简直是佩服得无复以加,对他的安排没人有意见。
      扶余义慈已和家人团聚,在他的临时宫殿,李寿找到他。
      “麻烦太子写两封信,给益山和大耶城的守军,让他们解散回家。”
      扶余义慈仿佛听到一件非常可笑之事,大笑后恨声说:
      “你休想我写半个字劝他们。”
      这次李寿没说大道理:
      “你们以后会去长安生活,我一定会履行我说过的话。但这么大家人去,难免会水土不服。万一以后生病?凭太子这种态度,我很难亲自为你们治疗,也没这个义务。”
      扶余义慈呆住,他已听真维娅等人说过,李寿为她们治病之事。
      “这几万将士,你准备如何对待他们?”
      李寿想过这事,人太多。扶余义慈的军中,有不少还是新招的兵。
      “愿从军的人,可以编制成军。不愿从军的,发放几个月的军饷回家。至于一些官将?暂时可能会去长安住一段时间。要是他们想带家人去,我们也欢迎。”
      这是最好的办法,特别是那些忠于百济的官将。要是不加以控制,说不定他们前脚走,后面就聚兵造反。
      从扶余义慈这里得到两封信,李寿找到刘仁轨:
      “我带骑兵赶去益山,先将那里占领。你带四万弟兄赶来,一起夹击?则于。”
      刘仁轨说:“?则于那边也有可能先派骑兵,去益山城甚至大耶城通知。殿下此去,万一他们不降,说不定会被关在城门之外。”
      这事李寿不得不考虑,他们能想到,那边可能也能想到。
      要是被关在外面,他们除了箭没任何攻城器,到时候只能干瞪眼。
      李寿还在想,卢庆余带着大群官将到来。
      “殿下,他们都愿投大唐。”
      李寿呆了呆,一个脸皮不薄的老头说:
      “任之兄给我写过信,我早就有投大唐之意。本想趁殿下攻城时接应,没想到殿下竟以如此奇计,轻松夺取城池。现在来投,希望殿下勿怪。”
      李寿扫了一眼,人不少,有好几十个。
      “多谢大家的信任,这样吧,大家先去劝说那些士兵归顺,待我回来再安排各位。”
      这帮人虽不一定个个都是墙头草,好的没几个,李寿不打算重用。
      一个中年将领说:“殿下放心,我们这就去劝说,一定将所有士兵劝过来。”
      “不一定要多,”李寿说:
      “只招十六岁到四十岁的士兵,其它士兵,每人发放三两银子,让他们回家吧!”
      李寿并不想在百济

第二百九十七章 最后的挣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