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庆余多次劝说扶余义慈,要善待百姓,对方未听。他逐渐淡出扶余义慈集团的高层,常以生病为由居家隔离。
这天,卢宋玉为卢庆余带来一个壮年男。
“三叔,沙大人来了。”
壮年男叫沙友真,是朝中文官。不用卢宋玉介绍,卢庆余认识。
“沙大人不是在京城吗?来此有何贵干?”
沙友真已从卢宋玉那边,打听到一些事:
“听说大人一直反对太子残害百姓,可惜所说太子皆未听进去。大人最近懒于政务,有些事,想必已看透。现京城那边截然不同,所有难民,都涌向京城。说明大唐之仁义,百姓也接受。大人何不投于大唐?为百济百姓谋福?”
难民去京城的事,卢庆余已知道:
“太子失其德,我们不可失其忠。若唐国真心系百姓,就应该不要再搞打土豪、分田地。制造矛盾,民不聊生。”
沙友真是名门大户出身,口才还是不错。
“越王殿下已看过卢兄的信,他说百济已到了不得不大改的程度。建国数百年,大半田地,都在那些豪门大族之手。此举虽得罪大户大族,能让更多的百姓有活路,不受奴役。大人要是真心系百姓,就应该支持此事。”
卢庆余很好奇:“沙大人家也是豪门大户,包括木勉等人,他们也答应分田地之事?”
“殿下已说服我们,眼光要放远,不能只盯着那几亩地。求田问舍,那些是农间老翁所做之事。以后国家繁荣,不靠土地吃饭的人多得很。外面的土地更多,去外面打天下,可以随心所欲,何必要在自家地盘上奴役同胞?”
沙友真说这些,有点脸红。
李寿的确说过这些话,但他也说过,现在投他的官员,只分一半的田地出来,其它一分不动。
最主要他们还会得大唐朝廷的奖赏,相比那些,失去一半的田地并不吃亏。
卢庆余还在想沙友真的话,一个下人来报:
“老爷,殿下召你去说事。”
卢庆余起身:“打土豪分田地之事不解决,恕我无法答应。”
卢庆余来到军中主营,这里已聚了几十人。
扶余义慈看起来很兴奋:“给大家说个好消息,李寿想阻止本宫登基,已派兵来攻。”
许多人大惊,对于这些人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好消息。一个中年文官问:
“殿下,他们派了多少人?”
“听说有几万,”扶余义慈说:
“李寿的野心很大,怕我们兵合一处,他还派了几万兵去攻燕归来。一次想吃掉我们两军,简直是在做梦。”
众人松了口气,一个年青将领说:
“他们可能已听到,解重岭那边要来支援的消息,才会急于吃掉我们。我们可带信给燕归来,让他放弃卢安城,来此与我们兵合一处。”
“此事不可,”刘儒反对:
“这两座城都不是很大,兵合一处施展不开。还不如一边吸引一部分,我们这边解决完,再去助燕将军一肩之力。”
“刘大人和本宫所想相同,”扶余义慈说:
“本宫就在这里等李寿,但愿他来这里。我们先防后出击,一定要将来犯的唐军尽灭。”
……
一座十多米高的城楼上,聚了上千兵将。在城楼中间,站着一群身穿盔甲的将领。
“四万兵就想吃掉我军?简直异想天开。”
说话的壮年男身材比四周的人都高,肤色暗黄如铜,十分威武。他就是这卢安城的主帅燕归来。
他们早已探知唐军赶来的消息,大概的兵力,现在才知道。
多数人都和燕归来一样,很自信。少数人有些担心,还有些人心事重重,脸上露出正常的紧张。
“将军,他们来了。”
不用提醒,燕归来已看见。远方尘埃如雾,滚滚而来。
“通知各位兄弟,准备应战。只需守几天,落日城那边就能腾出兵力来支援我们。”
看到这么多唐军,刚才自信的人,也露出不小的紧张。
很快远来的兵马兵临城下,城楼上响起几道惊呼声:
“是李寿,李寿亲自来了。”
燕归来狠狠瞪了眼认出李寿的人:
&nbs
第两百八十九章 兵围卢安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