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两百一十二章 招新兵[1/2页]

大唐火力全开讨债李世民 坏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州衙离都督府不远,在州衙外面的空地上,挤了六七百人。
      多数人正在排队打饭,少数人在安排老小吃喝。
      李寿感觉也有些麻烦,这些人有大半是老弱妇孺。
      柳风铃和翟青鸾、花三娘也在这里,李寿问:
      “他们这些人是不是来自一个地方?”
      翟青鸾说:“他们是邕州松平县人,我和爷爷还去过他们那里。这些人说了,做任何事情都成。许多人还说,希望能在这里安家。”
      李寿皱了皱眉头,他虽不嫌地盘上的人多,不想乱拉人来,让其它地方变成鬼域。将几个领头人招来。
      “你们为何想在这里安家?”
      一个中年男老实说:“只有这里才救济干饭,还有鱼这些菜。我们去其它地方,只能吃粥。只要能在这里,做什么都成。”
      想吃干饭?李寿有些无语。一个身高骨架大的壮年男转过头,瞪了中年男一眼:
      “殿下,我们也不想背井离乡。今年家乡遭大难,已无颗粒之炊。像我们这种还好,打猎也能轻松渡日。许多人就算回去,家里揭不开锅,还不是要出来讨饭?”
      李寿明白了,现在虽算盛世,各地救灾民比较得力。不说干饭,稀饭怎么也有碗。
      但回去的生活大家就不保了,搞得好的,当地官府还有些救济。
      但再怎么救济,也难养你到秋收以后。
      造成许多地方荒芜人烟的因素,就是现在的救济机制。
      “我们会联系些活让大家做,你们说的事,我会给朝廷反应,朝廷绝对不会坐视不理。”
      “多谢殿下,”壮年男说:
      “听说广州这边的海寇多,要是殿下有用得着我们的地方,只管吩咐。我们虽非军人,绝不怕死。”
      李寿点点头,也没在意。柳风铃说:
      “现在广州城小人多,刚才我和翟妹妹商量,干脆我们扩建城池。这些人,正好可以安排在上面。要是只拆一面,工程量并不会很大。”
      李寿看了翟青鸾一眼,他没想到,柳风铃居然和对方如此投缘。
      比先来的花三娘还要投缘。花三娘的武艺不错,已快成为柳风铃的贴身保镖。
      现在武媚娘一心扑在办学上,翟青鸾天天和柳风铃一起。
      “这事得再做商量。韦大人,有没有地方安排他们住下?”
      韦正权一脸为难:“人太多,又是些陌生人,怕是多数人都不愿帮忙。”
      这些人比不得来参会的商人,李寿也很头痛。翟青鸾说:
      “这些人不挑,只要有个能遮风挡雨之地即可。现在无战事,军营不是有帐篷吗?将那些帐篷拿出来用,不用去求那些住户。”
      李寿有些惊讶,他居然没想到用帐篷安置难民?
      柳风铃大赞:“妹妹太聪明了,这法子好。相公,以后安置难民,也可以用此法。”
      ……
      冬季招兵最容易,人闲难民多。没几天,李寿就招到不少人。
      这天李寿在军营,一个士兵来报:
      “殿下,有一群难民想从军。”
      李寿有些好奇,这种事一般不会麻烦他。
      “他们人很多?”
      “有四十多人,其中一个叫杨庆元的人,武艺不凡,双手能举起六百斤的石磴。洪将军怕是贼人安排的奸细,让小人来通知殿下。”
      李寿很惊讶,双手举六百斤的人,已能算大力士。
      又加上武艺不凡,这样的人突然来投军,的确要审查一下。
      李寿来到军营门口,他刚收的一群难民,正在门口围观。
      “拜见殿下。”
      洪应才指着领头的壮年男:
      “他叫杨庆元,说是从邕州那边来的难民。他们的武艺都不错,尤其是他,一把大刀,不差军中猛将。”
      李寿大喜,这个叫杨庆元的人,正是主动提出对付海寇的壮年难民。
      “你们怎么想到来投军?”
      杨庆元说:“大家昨天才知道,殿下在招兵。已和家人说好,愿成为殿下之兵。”
      李寿没想

第两百一十二章 招新兵[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