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一个干燥的山洞,在灯光的照亮下,李寿看见一些东西。
在一张张方桌上,摆着一些弩。李寿拿起一支不足米长的单手弩。
弩身用木制成,暗黄色,中间套着一个弧形的弓。
这张弓有双层弩弦,李寿用力拉了拉。能拉开,就是很吃力。
弩槽在中间形成一条笔直的线,比机械做的还要规则,里面非常光滑。
中间和下面还有铁皮固定,看起来很坚固。
下方有一个拇指长的板机,铁制。这张弩比军弩还小还轻,形状和后世一些弩差不多。
“这弩的有效射程是多少?”
马家父子松了口气,要不是被李寿招安,他们不会将李寿带到这里来。
马尝说:“三十米。”
这个数字要是军中的人听到,保证会惊喜,比单手军用弩多了五米,李寿仍不满意:
“能不能还制作小些,射程至少达到五十米。”
单手弩的射程如果在五十米以下,它的优势不比弓箭强,制作还很麻烦。
所以军中虽有军弩,弩兵却很少。
马尝知道李寿对这些一窍不通:
“殿下,弩身越大,威力就越强。攻城弩的射程,能达到六百米。除非用铁制,弓和弦的材料,也要有足够大的张力,射程才能达到那么远。”
李寿现在恨自己,当初没抽时间学一下机械。暂时没开口,又拿起一张更大些的弩。
这张弩的样子有些区别,更引起李寿的兴趣。
这是一张双弩,有两个槽,可同时射出两支箭。
这里最多的是三槽弩,有两种。一种能同时射出三支箭,另一种可一支支射。
这种弩,已有点像枪了。射完一支,只需拉弦扣动板机,就能再射,优势比弓要大得多。
最可惜的是射程,三槽弩的有效射程,只有十几米远。
李寿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焦急,他看向最后一张桌。
这张桌上只有一个半尺大的木盒,木盒里面还有一层丝绸包裹。
再里面,是一个李寿没见过的东西。
这东西像一个大号手表,两边各有一条布带。
中间有三根比中指长些、筷子粗的金属管子,镶嵌在一个铁架上。铁架的尾端,还有三个很小的凸钉。
“这是我曾祖制作的手箭,”说起曾祖,马尝一脸荣光。
“我曾祖对木、铁无一不精。我曾祖母是墨家之人,虽是女子,不比墨家那些男子差,教了我曾祖不少东西。可惜墨家规定,不准传外人。曾祖父没将这套机关制作传下来。”
李寿听了个寂寞,拿起手箭再次看了又看。东西倒不重,没看出个所以然:
“这东西能射多远?威力大不大?”
马尝点点头:“能射二十来米,在七八米以内,有绝对杀伤力。一次能装三支袖箭,按下后面的凸钉,就能发射出去。”
和李寿看的某些武侠小说里的暗器,没什么区别。他的兴趣,瞬间被提升到顶点。
“能不能试试?”
李寿问了句废话,他们来到山洞外面。
李寿将手箭系在右手上,按马尝的提示,将三根近中指长、前头铁制、后面木制的钉子,装到金属管中。
站在一棵大树的七米外,将右手伸出。瞄了又瞄,金属管里的东西绝对射不中手背后,他按下尾端的凸钉。
这东西的减震很不错,李寿只感觉手腕上,传出一点重力。
晃眼看见,一点虚影瞬间从左边管子中冲出。看向大树,两人抱的大树,竟没反应?
刚才怕乌龙,这次李寿将注意力,放在瞄准大树上,按下中间的凸钉。
只听“啪”一声响起,一支袖箭,前端铁的一截,钉入树身。
两支袖箭威力差不多,都深深钉入树中。要是换成人,就算普通的盔甲,也难防御多少。
李寿感觉他的春天来了,万物复苏,高兴得无复以加。
在李寿的脑海中,幻想出一幅画面。他的士兵,人手戴着一块手箭表。一手拿着其它武器。
待冲近敌人七八米的距离,他们纷纷按下凸钉。
第一百九十三章 手箭[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