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十五章 教学[1/2页]

大唐火力全开讨债李世民 坏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国子监在宫外,离皇宫比较远。这里环境不错,比尚书省的地盘大多了。
      现在的国子监,让李寿有些失望,才四百个学生。
      全是官二代,连富二代也没资格在这里读书。
      李寿在工部耽搁不少时间,来到这里时,李世民也已赶到。
      “天赐去了哪里?怎么现在才来?”
      晚点了,国子监最大的间教室,坐了数百人。不止学生,官员、工部匠师、众皇子全在这里。
      李寿稍有些意外,李承乾兄弟俩这次没生病,也在这里。
      “我给大家准备一些东西,方便教大家。”
      现在的教学,李寿在宫里已经领教过。
      先生负责念,学生当跟屁虫。虽能学到东西,方法太过陈旧。
      这里是个长方形大堂,和后世的教室差不多。李寿大手一挥,几个侍卫,抬来一块大木板。
      木板有两米长、一米宽,暗灰色。挂在讲台的壁上,引起大家的兴趣。
      “天赐,你弄一块门板在上面干什么?”
      “这叫黑板,不是门板。”李寿将李世民的话纠正过来。
      黑板是李寿昨天就叫人做的,做了两块。一块在这里,另一块在宫里,柳风铃在教众妃嫔公主。
      李寿暂时没解释,拿起一块灰白色矿石,在上面唰唰开写。
      “1234567890,”每个数字下面,还对应一个大写的数字。最上面写了个标题:
      “数学。”
      “以后大家教学,可以用黑板,边写边教,这样更为形象。比如我用这个符号代表一,这个符号代表二。要只是说,大家在没有教材的情况下,很难听懂。”
      全呆住,没过一会,一个国子监官员惊喜说:
      “这方法好,以后文章诗歌这些,都可以写在上面教大家。比单一的念,要好得太多了。”
      “这方法的确非常好,更为生动。”孔颖达大赞:
      “越王殿下之才,举世无双。此物对以后的教学,所起的作用不可估量。”
      大家还在大赞,李寿又在黑板上写了些东西。
      他画了一幅简单的地图,上面写着丰州,旁边写了一万五千兵。
      一条线连接到乌兰巴托,写了三万兵马。
      又一条线连接到饶乐都督府,写了两万兵马。
      不用再写,大家已经明白什么意思,李世民和几个武将的眼睛大亮。
      李寿解释:“军中也可以备此物,纸上谈兵,不如黑板上谈兵。”
      李寿说完,用一张布巾,将他第一批装逼的内容擦掉,又写了一些。
      “寻人启示:曹某某,男,四岁,某某地方人……”
      “现在的纸不便宜,将黑板做成栏,立些在街在。方便百姓寻人、访亲,甚至官府的公文等等,也都可以写在黑板上。过时擦掉,再写新内容。”
      全都目瞪口呆,特别是李佑,李佑脸上写满了懊恼。他第一个醒来:
      “我怎么以前就没想到,一块木板,竟有如此大的作用?”
      “此物的作用太大,”魏征激动说:
      “于官于民、于军于教,都有很大的用处。最重要的是,这东西百姓家也可以弄,便宜实用。皇上,可天下推之。”
      李世民不知被李寿惊过多少次,次次都新奇。
      “天赐真是上天,赐给我大唐最好的礼物。将此物推广天下,叫黑板不好听,就教越王板。”
      “先人板板,”李寿腹诽一句。没想到,以后的黑板,叫他的王号了?
      一来就镇住一大片,有些心里不服气的刺头,被一块黑板弄得心服口服。
      于是大家不打算上课了,围绕黑板展开讨论。
      李佑不愧是发明家,他提出一些合理性建议:
      “用浅色的矿石写,一分成本都不用。只是不能沾水,立在街上的,要用篷遮起来。也不用多大的篷,能遮住越王板即可。”
      也就是遮阳板,李寿早就想到。出的风头太多,让大家喝点汤也好。
      长孙无忌说:“必须每个城门口立一块,以后的公文,也可以写在上面。淡色的石头虽不少,一时不好找。可让人专门采之,备以后用。”
      孔颖达说:“以后每个国子监学子,都可以备一块,可节省不少纸墨。”
      李靖更聪明,看得更远:
   

第五十五章 教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