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用潮湿的木头,好在漳泉的木材存储量量大。
就这样李复还在要求大量采伐、购买巨木,江南闽国凡是沿江河附近的巨木已经被开采殆尽,这年代的巨木砍伐固然费力,可运输更为艰难!
也不知道恩坦扎首领什么时候能找来会造盖伦船的工程师,一旦找来了却因为木材短缺而不能足量开工可就笑话了。
李复其实是想跟着去彰化主持开垦的,可没时间!中左所的整编不搞不行,这是他的根基之一。
闽国府的学校、工坊不管不行,这也是李复的重要根基,接着许心素还要带他去南直隶走一圈。
那里是整个大唐海贸货物最重要的集散地!南直隶周边的江淮、华东、江南、淮安等地都是丝绸、棉布的最重要的出产地。
江南、湖广、江北更是茶叶的主产区,因为已经被历史证明了,茶叶是世界上最为流行的饮料,没有之一!
除了制海权,怎么组织、管理这些货物的集散,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海贸的利益中来,是李复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对于现在的李复来说,战事征服宋或者大唐是有大概率能够实现的,当然还需要不少的运气,比如李复自身不能出意外!
虽然身体年轻,但李复冷热变化等自然影响还是很敏,感的,这年代一场感冒就带走一个人的事情太常见了。
但推翻了大唐或者宋就算是改变了华夏的命运吗?也许算是,毕竟道路改变了!
但曾经那个看起来就象是穿越者的王邙同,志也只短短统治了华夏几十年,他死以后,那些改革马上就被原来的统治阶层给抹的干干净净了!
如果只是这样,李复要推翻这样的朝廷的干什么?只简单为了不被异族统治?
作为落后文明的统治者宋其实做的不差!但他们还是被华夏本身的统治阶层裹挟着走上了闭关锁国的道路。
这不是换哪个统治者就能解决的问题,经济决定上层建筑不只是说说而已。
整个的大唐的经济都被以儒家为代表的士绅集团牢牢掌控着!只要这群人不改变,谁统治最终还是他们说了算!
给李复十几、二十年的发展,不管宋也好,大唐也好,要说打,李复还是有些信心的。
打完了呢,怎么治理?
杀功臣这事从来都不是什么权利过大或者要造反这些摆给大家看的理由!
这是中央集权和地方集团的利益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皇帝希望天下子民能尽可能多获得利益。
但是地方利益集团却希望利益更多的向他们集中!土地兼并只是表象,农耕社会以土地为代表的利益争夺才是根本!
拼死拼活好不容易把天下给打下来了,下面到了收获的时候吧!万亩良田我得有吧?华宅美器我得有吧?妻妾美婢我也得有吧?
金银财宝不能少吧?子孙后代我得管吧?亲朋好友要照顾吧?得力下属得也要赏吧?
这些东西哪里来?只有掠夺一条路!
第三百二十五章 以小带大[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