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厂关闭,大量匠户被重新转成民籍,分给土地又变成了农民。
可100多年靠着冶铁生活,突然就被转成民籍做农民了,那些四五代都靠冶铁及周边产业为生的人哪里还会耕田呢?
朝廷哪管这些,土地都分给你了,还要如何?100多年的伐木烧炭,冶铁废渣的倾倒,很多土地的收成根本养不活一家。
遵化铁厂本就是大唐最大的钢铁厂,更是北方最重要的国营钢铁基地,朝廷说停就停了,安置办法是就地转农民!
有手艺的都纷纷离开了遵化,大部分都散落在了各处私营的铁厂。
唐通的祖父就是被岭南郡都的东家给请了来。祖父生了三个儿子,三个儿子有各自成家,唐通家族在郡都就有了二十多人。
家里是大匠,就是从造炉、选矿、冶铁、浇铸都通晓的匠人,而且家传的手艺很是高明。
但一般一家铁厂有一个大匠就足够了,大匠相当于总工,一家企业弄两个总工有什么意义呢?
于是到了唐通父亲这辈就开始专攻铸造了,但毕竟家族的底蕴在那,多年来传承没有断,唐通不仅能冶铁,在铸造上也很有造诣。
在唐通22岁那年,被个濠境的东家给请了过去,于是便携妻儿去了濠境。
一个月10两银子的工钱让唐通直接成了白金领!
在遵化铁厂时代家族就钻研铸易爆物技术,几十上百年来,自然算的上是这行的翘楚,唐通在濠境的日子好不逍遥。
直到前几天,一个叫黄程的闽国海主找到了他,说是有东家想请他去闽国铸易爆物。
唐通在濠境日子过的相当舒爽,按说他是不怎么想去闽国府的,但李复砸银子的手段岂是大唐人能受得了的?
500两银子一年!做得好了,五年后给半成身股,并且是可以给儿子继承的!
500两银子已经把唐通打晕了,闽国怎么都是大府城不说,濠境这样的小地方怎么比得了?
身股还能继承,怕不是假的吧?
华夏古代就有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企业了,晋商就是这样的代表,唐末到满清时期徽商逐步衰落就和这个有关。
徽商主要以家族式企业的组织方式运营,晋商则是职业经理人运营。
当重要职员工作满一定年限时可以配给股份,享受企业发展的红利,这显然是更高级的管理运营模式。
可身股这东西从来都是退休就没有了的!这黄海主说身股能够继承,这能信?
可以去官府立契约!黄海主是这么告诉唐通的,这下唐通就激动了,拼命为什么?不就是为了自己过的好,子孙过的更好吗?
走走走,去闽国府!
先不说有没有身股了,500两银子一年,就是做个几年也能置办下好大一片田庄了!
到了岭南又没有入匠籍,这一大片田庄就够子孙吃用几辈子了!
唐通立即就做了决定,搬家!
黄程是许心素介绍给李复的,闽国南安人,三十来岁,据说是几头做生意。
第二百八十四章 不出所料[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