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129、收购搁浅了[1/2页]

重生之矿业巨头 枫叶落在心上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几位领导出了会议室,转道来到了隔壁的总经理办公室。
      办公室门紧闭,隔音效果很好。
      “根据郭逢春和高胜投行提供的情报,海岸资源公司的矿权资产非常优质,财务状况很明晰。”
      胡真篪首先表达了自己的意见,“我认为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我们集团秉承上面的指示,就是要做前锋部队,先走出去,探探路。就算失败也罢,都是一次值得尝试的机会!”
      “我支持胡总的观点,如果做事之前先畏首畏尾,那什么事情都不用做了。现在的生意,哪有没有风险的道理。关键是咱们如何控制风险,解除风险。”
      “先把海岸资源公司拿下来,后面矿山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一步步解决嘛。”
      国际投资公司的人,基本上都赞同采取收购计划。
      除了分管国际投资公司的那位副总表达了赞同的意见之外,其他几位集团的老总,老神在在的坐着,各自思索,也不知道在考虑什么。
      沉默了片刻,终于有一位集团副总开口:“我认为李唐刚才提出来的意见,具有很重要的警醒作用!走出去,也要一步步走,别一脚踩空掉进深水潭里,想拯救就来不及了!”
      大家又都陷入沉默。
      牛福似乎是思考清楚了,颇有威严的目光,轻轻一动,扫视了一遍在座的人,“我个人是认同李唐的说法!”
      一听这话,国际投资公司的人,全都像泄了气的皮球,一片哀鸣。
      “为什么咱们国内的各大钢铁厂、冶炼厂,大多数在沿海?”
      牛福自问自答:“因为沿海交通便利,电力输送方便!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再好的矿,也难以真正兑现价值!”
      “牛总分析的很透彻。”
      “世界上已经探明的优质矿产资源何其多,真正能够开采出来的,也就10%左右。许许多多的富矿、大矿,或是因为基础设施不行,或是因为政治环境不稳定等等因素,依旧难以利用起来。”
      牛福看起来心里已经有了决断,“咱们武矿集团攒点钱不容易,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的积蓄全都扔到国外去。咱们国家现在的外汇是越来越多了,但是还没有多到随意糟蹋的地步!”
      这一番话,已经说的很明确了。
      碍于牛福的威严,其他人都没有站出来反驳。
      胡真篪微微叹了口气,不无遗憾道:“牛总,这要是错过了,以后指不定什么时候才能出现这样一次好机会了。”
      “我能理解你们想要走出去,想要尽快做出成绩的理想和野心。”
      牛福其实乐于看到大家勇于开拓,敢于在国际市场上大展拳脚,可是作为掌舵人,他比所有人都看得更清楚。
      武矿集团在国内是个巨无霸的集团,但是放在国际上面,跟各大全球矿企,以及各大矿企背后的基金、财团、国家正面斗争,无异于以卵击石!
      他看好武矿集团未来的发展,但是这需要时间。
      走出去,是必然的的过程,但是不能操之过急。
      “对于海岸资源公司,我认同李唐刚才的观点,我们并不是真正了解国外的矿业环境,贸然加入,很可能会四面树敌,越陷越深。”
      他看到大家都沉默,又继续开口:“我们的团队,可以继续在国际上探索,继续搜集信息,等到有必胜的把握,出击的时候,必然一鸣惊人!”
      既然牛福的态度已经很明确,有人站出来表达了意见:“我赞同牛总的决定!”
      “确实不能操之过急。”
      “不管是国际上,还是国内,其实机会总是不缺少的。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总会找到适合我们的目标。”
      “你们还别说,李唐这小子,看问题角度真的是非常刁钻!”
      “我们只是看到了那里有电厂、铁路,目光流于表面,根本没想到那么深。主要还是我们对国外的环境不了解,根本没法做出更深入的判断和分析。”
      “国外的铁路很多确实是私人的,自己筹钱建设,自己运营。很多知名的矿企,都是这种模式。李唐这一番话,确实给我们很大的警醒。”
      “以后出国谈项目,方方面面都得打听清楚。”
      “关键是透过表面看到本质,撕开漂亮的外衣,看清里面黑暗的角落和污垢!别看海岸资源公司呈现给我们看的东西都很漂亮,说不准内部有多少隐藏起来的缺点。”
      “李唐不是找矿专家吗?他怎么对国外的矿企制度那么了解?”
      反正牛福已经表达了反对意见,所以大家也就无所顾忌,想到什么说什么了。
      国际投资公司的人,也没有执拗的跟牛福争辩,接受了现实。
      没有集团总公司的支持,他们是没法单独完成这一次收购的。
      领导层简单的碰头之后,集团公司几位老总离开了办公室。
      爱丽丝坐在休闲区,周围都是各种饮料,以及丰富的水果点心,却没有一点吃喝的食欲。
      她很焦急的等待,目光一直盯着斜对面的总经理办公室。
      办公室门打开,传来了议论声和脚步声。
      高层会议结束了,许多人相继离去。
      她站了起来,紧张的张望着。
      郭逢春也在等待,终于领导们都走了,连忙走进总经理办公室。
      “胡总,如何?”
      “收购项目,搁浅了。”胡真篪也有些失望,“集团高层并不支持推进这次的收购方案,尤其是牛总,明确表态不参与此次海岸资源公司的收购。”
      “为什么?”郭逢春大失所望。
      如果收购项目得以推进,那么,他就是其中的主

129、收购搁浅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