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不久前,王威和蒯良等人,在江夏巡视了一圈,非常满意。
江夏的问题解决之后,蒯良便着手解决上庸。
“军师,不知找末将来有何事?”襄阳城蒯良的府中,两个年轻的小将,一身戎装,显得英武不凡,跪在堂下。
坐在上方的蒯良,仔细的打量了一下二人,眼中微微流露出了满意之色。
“李严!”
“末将在!”
“霍峻!”
“末将在!”
“站起回话!”
“诺!”两人同时起身,站立在两旁。
“有一项重要任务,我欲交于你们二人,只是此项任务颇为艰巨,不知你二人有无信心?”
两人一听蒯良的话,心中一阵火热。他们两个现在只是一名小小的军司马,按理说根本入不了军师蒯良的法眼,被军师单独召见非常意外,如今又听有重要任务,怎能不激动?
李严和霍峻平时都很自负,原以为凭着自己的能力,一定可以建功立业,可是从军之后才发现,一切并非那样。军司马之职,还是王威将军在以前蔡瑁军师那里多次请求才给的。
“请军师放心,我等即使粉身碎骨,也一定完成任务!”两人互相望了望,齐声说。
“好,我给你们二人五千兵马,翻越荆山,突袭上庸!”
“突袭上庸?”两人都吃了一惊。
“怎么,不敢接吗?”蒯良故意问。
“我等接令,一定完成!”上庸的重要性,他们二人都清楚,这样的任务交给他们,足以说明军师对他们是何等的信任呀!
“好!”蒯良拿出一支令箭交给他们二人,“上庸其实那里最早的时候是三个郡,房陵郡,西城郡和上庸郡。不过都很小,每郡只有三县,一共是九个县,现在成了一个郡。太守叫申耽,他还有一个兄弟叫申仪。此二人武勇异常,稍有谋略。申家是当地的世家,也是豪强。还有,此时的荆山之上,冰雪未化,行军困难,你们要有所准备。至于怎么打,完全由你们二人决定。打下之后,迅速布置防守,估计用不了多久,益州兵必然会从巴郡而来。”
“多谢军师指点,我们二人定不辱使命!”李严坚定地说。
“好!”蒯良点了点头,“立刻点兵出发!”
“诺!”
看着二人离开的背影,蒯良露出了会心的笑容,“王威说的没错,果然是良将啊!”
原来李严和霍俊,正是王威极力推荐给蒯良的。
当王威得知魏延投靠了丁伟之后,心中是一阵失落。魏延之才,王威甚是佩服,不但武艺高强,而且很有谋略,乃文武双全之人。如今乱世,正是用人之时,但却没想到,他们荆州竟然容不下一个魏延,让这样一员良将远走他处。
而后来,他听说,魏延到了南阳之后,深得吕蒙器重,丁骠骑更是直接封其为将军,这让他感触颇多,同时也不断深深的自责。
如果当初他能坚决一些,不像蔡瑁退让,为魏延辩解,那魏延就有可能不离开,自己麾下就多一员良将。
丁伟识人之名天下皆知,于行伍之中提拔徐晃,荒野之中收得黄忠,临危受命于吕蒙,凡事种种,均可以看出,的确慧眼如炬。今直接提拔魏延为将军,魏延日后的成就必不会低。
但后悔已经没有用,王威决定,以后若是发现良才,一定要重用。
荆州之地,果然人杰地灵,多出俊才。不久之后,他便发现了两位,即李严和霍峻。
发现之后,王威异常高兴,他便直接将二人提拔为军司马,为此不惜和军师蔡瑁大吵一场。
好在不久之后,主公刘表逐渐削了蔡瑁的兵权,让蒯良做了军师。蒯良很少干涉王威的事,让王威顿觉处理军务,得心应手。
正好,蒯良担心益州兵会攻打上庸,而上庸的申耽申仪兄弟又如墙头草,只要益州刘璋许以利益,那他一定会将上庸献出。所以蒯良决定要出奇兵,先下手为强,夺取上庸,彻底解决后顾之忧。于是王威就将李严和霍峻举荐给了蒯良。
第244章 蒯良的运筹[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