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09章 风云起长安[2/2页]

白马啸三国 虎啸山林多情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了眼睛。
      丁伟突然把糜贞抱了起来,平平地放在床上,然后翻身上去,仿佛一座大山一样地覆盖上去。
      但这是一座温暖而又安全的大山,让糜贞在山下完成了一个女人的蜕变,和一个幸福的梦。
      丁伟和张飞大婚之后第三天,彭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主公,从长安来了一人,说一定要见您。”日上三竿,看到丁伟的房门打开,丁伟稍显慵懒的走了出来,早已等候在那里的荀攸赶紧迎了上去。
      “长安来的人,他是谁?”丁伟有些疑惑,“难道是李儒派人来的?”
      “此人面生,我在长安之时,从未见过。”荀攸想了想说,“他没有透露姓名,也没有说所为何事,但是可以肯定,他不是李儒派来的人。”
      “不是李儒派来的人,那就一定是小皇帝派来的。”丁伟微微一笑,“朝中的那些所谓重臣,不知又要出什么幺蛾子?”
      “哈……”荀攸听了丁伟的话,哈哈大笑,“主公说的真是贴切呀!”
      “让他来客厅,公达随我见一见!”
      “诺!”
      丁伟来到客厅之后,时间不大,荀攸领着一个大约三四十岁,文士打扮,但眉宇间又流露出军人气质的人进来。
      “下官董承见过骠骑将军。”来人向丁伟行了一礼,然后坦然的站在那里,不卑不亢,上下打量着丁伟。
      “董承?”丁伟一听到他的名字,脑袋轰的一声,此人能耐不大,可太有名了。在以前的历史中,弄了一个“衣带诏”,结果致使许多大臣被灭门,曹操大开杀戒,死了上千人。
      “怎么,将军知道下官?”董承有些惊奇,因为他可以确定,他从未见过丁伟。
      “董将军乃董太后之侄,如今又是皇帝的岳父,若是刨根问底,追述先祖,跟那董卓也是同宗呀,我岂能不知?”
      丁伟的话说完,荀攸吃了一惊,而进来之后,一直镇静自若的董承,更是激灵灵打了个冷战。
      董卓自从进京之后,所作所为,他都看在了眼里,因此从未公开过他与董太后及董卓的的关系,甚至连他的祖籍也不对人说起,他的女儿做了贵人,才是不久之前的事情,他以为此事根本没有传出长安城,却为何让丁伟知道的一清二楚。
      现在他心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丁伟此人太深不可测了!
      看到董承脸上不断变化的表情,丁伟心中一阵高兴和轻松,他知道这一下将董承给镇住了,不管董成后面要说什么,他已经占据了主动。
      “你来找本将军,是皇帝所派,还是李儒所派?”丁伟品了一口茶,一边说一边示意,荀攸和董承坐下。
      “将军,我董承生为大汉之臣,死亦为大汉之鬼,李儒,那是欺君罔上的汉贼,我与他势不两立,就是粉身碎骨,也绝不会为贼所驱驰!”提起李儒,董承的双眼中冒出了愤怒的火花,“我乃受皇上所托,特来找骠骑将军!”
      “皇上特来找我?”丁伟的思维在脑中飞速旋转,他马上想到了历史上的衣带诏,时间也相差不大,只不过当时是在曹操的许昌,现在在李儒的长安而已,“莫非有密诏给我?”
      董承又一次吃了一惊,不过有了上一次的惊慌,这一次,他显得平静多了。只见他解开衣服,从里面取出一条衣带,上面用血写着满满的字。他双手捧起来,递到丁伟的面前。
      “骠骑将军丁伟接旨!”
      丁伟看了看,心中非常不愿意跪下接旨。当然,他不是不愿意接旨,而是不喜欢下跪。不过有荀攸在旁边,他略一思考,便跪了下来。
      “臣接旨!”
      荀攸也跪了下来。
      董承用颤抖的双手,慢慢的展开了衣带,开始宣旨:
      “朕闻人伦之大,父子为先;尊卑之殊,君臣至重。近者权臣李儒,出自阁门,滥叨辅佐之阶,实有欺罔之罪。连结党伍,败坏朝纲,敕赏封罚,皆非朕意。夙夜忧思,恐天下将危。卿乃国之栋染,朕之肱股,可念高皇创业之艰难,纠合忠义两全之烈士,殄灭奸党,复安社稷,除暴于未萌,祖宗幸甚!怆惶破指,书诏付卿,再四慎之,勿令有负!”
      董承念到最后,泪水模糊了双眼,声音哽咽,念完的时候已经涕不成声,让荀攸和丁伟心中也产生了一阵酸楚。

第209章 风云起长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