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蟠龙山双峰耸立,中有潮河、汤河两水穿过。
这是辽东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必经之地,赵太炎命吴?加紧以水泥和砖石构筑长城防线。
吴?沉稳有度,是个大将之才。如今有了独当一面的机会,考察了古北口的地形之后,就开始着手增强古北口防御能力,加修关城、大小关口和烽火台等关塞设施。
除却古北口,居庸关和得胜口也是防御的要点。前番赵太炎收复燕京时,金军就是从居庸关和得胜口齐头并进,企图占领燕京。
居庸关是从北面进入北京的门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而且居庸关军事防御范围广,周围面积五十多公顷,南北券城相距约八百五十米左右,东山顶至西山顶直线距离一千多米米,防御设施有南、北券城、城楼、水门、水闸、敌楼、铺房、烽隧、角楼、炮台等。
赵太炎以刘?领燕地汉人两千人并从刘秉之军中分一千游骑守居庸关,以李永奇的两千步骑守得胜口。
另调宋江所部五千人重回涿州,分兵把守紫荆关,防止金军从紫荆关入涿州易州。
除却重要关口的防御之外,刘秉之的所部四千人驻守蓟州,时刻注意救援东北各处。徐宁的三千人驻守顺州,随时支援西北各处。
欧阳庆的五千强弩军驻守燕山府,确保燕山府境内的大小豪强不生异心。
另外赵太炎从亲卫中精挑细选了将近一千人,这一千人会直接充实到各县。
直接将各县的县尉捕头弓箭手强壮等组织起来,燕山府路三十个县。
一千亲卫分到三十个县就是每县有三十名亲卫,三十名武装起来的亲卫骑兵足以让县里的每一名豪强感到震慑。
而且三十名亲卫最起码可以带出来一千人的精锐队伍,三十个县那就是三万精锐。
一旦战事紧张,三万精锐就可以集合起来成为一股决胜的力量。
不过这分到各县的亲兵主要是威慑各地豪强,使各地豪强遵守赵太炎即将颁发出来的法令。
赵太炎剩余的一千亲卫还需要进一步的从燕地汉人之中补充,不过需要这些燕地汉人的忠诚。
州县官员全部需要朝廷选派,虽然相当的一部分人不愿意冒着生命危险来燕山府任职。
不过大宋养士两百年,一些热血上头的青年进士,中年愤青也不在少数。
其中赵太炎的同年曾曾就决意离开纷纷扰扰的繁华汴京,来燕山府出任知府一职。
另外赵太炎的同年仇豫甄盎符确胡舜陟闻知燕山府路无人任职,皆自请出任燕山府路。
燕山府路除却燕山府基本上都算是中下州,是以几位同年在赵太炎的安排下,都成为了知州。
出自太平书院,以探花郎王翼为首的进士们皆请命往燕山府任职。
钦宗对此也不在意,一股脑的打发去了燕山府路,反正燕山府路就是一个不受朝廷支持的烂摊子!
第四百三十二章布防[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