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太炎摇摇头,拒绝道:“请官家恕臣无礼,臣不想入宫,只望辞官还乡!”
梁师成见赵太炎如此坚决,连连说着“何至于此……”,而赵太炎仍然坚定。
徽宗皇帝在接到梁师成递过来的奏章之后直接就扔到了一边气道:“朕就如此没有容人之量吗?不过是西贼散发的一句谣言,朕就会自毁长城吗?马上召赵太炎前来见朕,就是绑也要绑来!”
赵太炎决意辞官还乡的消息瞬间传遍了整个汴京,无数人议论着赵太炎为何年纪轻轻就执意辞官还乡。
民众们讨论的结果自然是赵太炎作为先皇遗腹子当然不可能再在朝廷之中立下绝世功劳,否则这个皇位官家哪里坐得稳。
梁师成再次来到赵府的时候是带着内殿班直十余人一起来的,北宋班直的人数元额一共三千六百人,由于各班直同时要充当皇帝的宿卫和仪仗,自然需要简拔最体面的武士。
因此北宋初年,“诸班之妻,尽取女之之长者,欲其子孙魁杰,世为禁卫而不绝也。
也就是说三千六百元额的班直基本上就是父死子继,若是说北宋太祖太宗时,班直绝对是精锐之中的精锐。但但在澶渊之盟签订之后百余年,班直一直在汴梁养尊处优。
直到金兵打到开封城下,才“乞禁卫班直善射者千人”,参加守城,结果也是不言而喻。
对于十多个长的非常体面的班直,赵太炎绝对不会放在眼中。梁师成也只是苦笑,因为这代表的是官家的态度。
赵太炎当然不可能硬顶徽宗皇帝,是以就随着梁师成出了府门入了宫门!
徽宗皇帝在垂拱殿接见了赵太炎,当赵太炎再次见到徽宗皇帝的时候心境已经发生了变化。
刚中进士的时候,因为徽宗皇帝并不是一个性情恶劣的人,反而对赵太炎呵护有加,是以赵太炎对徽宗皇帝是有好感的。
但是如今赵太炎功高震主,攻打藏底河城时,张深和童贯的背后都可以看到徽宗皇帝小动作的影子。
这让赵太炎知道了徽宗皇帝到底是一个视皇帝宝座如命的皇帝,为了皇位是可以什么情都不念的。
再次见到赵太炎,徽宗皇帝表现的甚为热情,“原来是朕最优秀的门生,大宋的天生统帅赵大郎到了!”
赵太炎慌忙道:“微臣愚钝,不过是仗着陛下天威立下了些许功劳,实在不当陛下的赞赏!”
徽宗扶起了诚惶诚恐的赵太炎,心下也不禁一软,这个曾经让自己最为自豪的得意门生,为自己立下了汗马功劳。
如今自己却因为风言风语而去猜忌这个最为杰出的门生,实在是不该。
但是这个学生的威望实在是太高了,整个汴京城但闻赵大郎之名而欢欣鼓舞。
自己作为大宋的主人,汴京城中高高在上的皇帝都可以感到汴京城对赵太炎到来的灼热以及赵太炎因为谣言而闭门不出的不满,这太让人不安了。
绝对不能让赵太炎去一边养望,必须让全天下的人去恨赵太炎,犹如天下人恨王安石!
第三百五十六章暗流涌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