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太炎成为帅臣。
看着王黼上窜下跳,蔡京因为年老,精力已是大不如前,也不愿显露首相的威严。
何况五十步也不能笑百步,自己的大儿子蔡攸都可以夹杂在歌妓之中扭腰耸臀的逗徽宗开心,王黼无耻的样子和蔡攸不过是大哥二哥的区别。
而且蔡京已经年老,脑子转的慢了,现在已经有些跟不上徽宗皇帝的思路了。
因此如今是朝中是群狼噬虎的局势,每个人都想将高居公相之位的蔡京赶下去,自己好登台唱戏。
刘正夫对赵太炎素来欣赏,不过与王黼却渐渐的分道扬镳,因为王黼的无耻已经超出了刘正夫的想象。
“慕甫有绝世统帅之才是毫无疑问的,但难能可贵的是慕甫持身正,虽居高位,却有赤子之心。
如今满朝衮衮诸公为人戏称为纸糊泥塑,没有一个勇于任事的栋梁之才。
老夫添居中书,至今却毫无建树,实在是惭愧。如今年过六十,已是告老还乡之时。
不日之后,老夫当上书乞骸骨。老夫不能尸位素裹,希望有贤人身登此位呀!”
刘正夫无疑是意有所指,虽然主要矛头指向蔡京,但满朝诸公大约都在攻击之列。
宋江起义和方腊起义对大宋的统治敲响了警钟,有志之士已经对徽宗皇帝的腐败统治和百官之间的献媚争宠相当的厌恶。
刘正夫身为朝中清流的代表,心中到底是养出了浩然之气,对如今的蝇营狗苟已经颇为不耐。
但是刘正夫深知自己的能力根本无法扭转乾坤,所以刘正夫在满朝之中寻找救世之人。
在刘正夫的观察之下,唯有赵太炎入了自己的眼。赵太炎自考取进士之时,就每每有变革之言。
观起所为,无论是领军还是理财抑或治民都有其一套超越常人的想法。
短短几年时间,光是军功就承载着一个不过二十岁的少年成了一方诸侯,而且自己还家财万贯。
若是以一身才能用来治国,那么大宋的外部危机和财政危机都将得到缓解。
如今大宋最大的问题就是没钱,只要有钱,大多数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满朝诸公也知道这阵子刘正夫很想谋划赵太炎入朝,不过有蔡京王黼等人压着,徽宗皇帝又不乐意见到赵太炎,是以一直无果。
政事堂的气氛一时沉闷了下来,此时一位小黄门过来传信道:“诸位相公,官家闻得泾原路大捷十分高兴,请诸位相公拟订赏赐。官家说了,此事当厚赏!”
政事堂的诸人一听厚赏本来就沉闷的气氛更加沉闷了,国事艰难,徽宗皇帝却在修道中狂妄自大,一言不合就重赏。
刘正夫见此道:“慕甫一到泾原就解决了西北危局,功莫大焉!以我之见,当调慕甫入朝为官。
慕甫大才不仅仅是在统帅,更为可贵的是其有独特的理财之道,而且听说慕甫对绍述之政还有一些不错的了解。
如今国事艰难,西北不过是小患,民生国计才是当务之急呀!”
第三百三十六章群狼噬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