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九十一章大丰收[2/2页]

客宋 纸上谈八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刘?看着一堆堆的红薯心中异常兴奋,亲自组织人进行称量,最后得到了三十石的红薯。
      当三百石这个数目报出来的时候刘?等人觉得脑中一懵,王庶喃喃的道:“世上怎有如此神物……如此神物……神物!”
      刘?忍不住道:“赵大人功德无量,三十石的高产量是小麦高粱等作物十倍。可以养活十倍的粮食,这真是天降祥瑞呀!”
      赵太炎嘿嘿一笑,道:“不过是偶然所得,其实此物我在上年就通过蔡相献给了陛下。
      今年想必蔡相在京师之地选中的千亩红薯或许也应该丰收了,如此一来,百姓就能吃上饭了呀!”
      刘?听到蔡京就觉得相当厌恶,当即皱眉道:“如此神物赵大人竟献给了奸相,奸相好不容易下台,所得此物岂不是可以复起?”
      赵太炎看到刘?看自己的眼神都变了,知道是遇到了蔡京的对头。
      这刘?看着应该是一个好官,“刘大人,蔡相起不起复在陛下,而不在这个红薯。
      如今三冗和连年征战压的朝廷透不过气,大宋通过了庆历新政,荆公变法和绍圣之政后,并没有改变大宋的现状,三冗已经渐渐的在压垮大宋。
      大宋的三冗非有大魄力者不可破,蔡相不过是一个糊裱匠,贯会拆东墙补西墙。
      而当朝的相公虽有清名,却无理财之能。若不是琉璃厂所出补贴了不少财政,上年京中都无法过年,更遑论陛下还需要营建明堂延福宫!
      在没有一个可以生财有道将朝廷财政抓起来的人之前,蔡元长早晚复相!”
      赵太炎稍加含蓄的将蔡京复相主要是为了满足徽宗皇帝的私欲和维持大宋江山的统治点了出来,刘?听的一愣,不久后道:“我不信满朝文武就没有可以改变朝廷财政的人!”
      赵太炎笑道:“其实可以改变财政的人也有,只是还没有长大!”
      王庶看了看赵太炎道:“赵大人,你不会指自己吧?”
      守着泾原路的一众大佬,赵太炎傲然道:“开源之路,舍我其谁!”
      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在平均四五十岁的大宋中高级官员中撂下了这样的话,真的是很狂妄。
      其实若是在京师,这样的话赵太炎是万万不会说出口的。不过周围都是泾原路的武将,不过刘?王庶区区一个进士出身。
      在这样的人堆里面放出豪言壮语,杨惟忠这样的蕃人倒是很欣赏,“慕甫来到安西城不过半年就将安西城打造成了西北明珠,若是三年下来安西城的明珠必然有一箩筐。
      若是以慕甫宰执天下,那说不定我们陕西之地就真可以吃饱喝足,连同军饷也可以发齐,到时候战斗力必然翻番呀!”
      与杨惟忠一同到来的泾原路都部署郭成道:“听说西安州如今养了五千兵强马壮的精锐士卒,天天都有足量的胡饼和肉菜。
      有时候还发水果吃,这待遇比京师之中的御直还吃的香,喝的辣!弄得我都想来安西城当兵来了呢!”

第一百九十一章大丰收[2/2页]